好在吴辰就在一边,连忙哭笑不得地跑上前去搀扶着来到了吴母坐着的大石头边上。只听吴父嘴里不停絮絮叨叨的说着。“还是小儿子好啊!没有白养。大儿子……诶!”
吴昊则在一边一脸黑线的看着自己那耍宝的父亲。他知道因为今天举族迁徙的缘故,母亲伤心,有所不舍,父亲这是想逗母亲开心罢了!其实吴昊自己并没有多怪自己的父亲。
果不其然,边上望着这一切的吴母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对着吴父抛了个白眼说到:“昊儿一次不扶你昊儿就不孝顺,辰儿扶一次就比昊儿孝顺,哪有你这样当爹的。”
看着此时有说有笑的父母,吴昊紧绷的内心也放松了下来。起身向着典韦等人走去,想去看看百姓。
吴昊对着身旁的管家福伯吩咐到。“福伯,你让家丁多搬些大米下来,今天的粥一定要比平时浓一些,百姓赶路吃的不饱可不行啊。”
“公子仁慈,要是幽州百姓知道公子这么善良,定会欣喜不已的。”说完,福伯转身开始指挥着家丁搭起了简易的煮粥器械。车上的大米一袋袋的搬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来,倒入了锅中。丝丝青烟从火堆中缓缓升起,向着空中飘去。
一旁的苟金看着嘴角翘起面带笑容的吴昊说道。“昊,你看起来心情不错哈!”
吴昊也打趣着回了一句。“那是当然,你看此时此刻,人民和谐,上下一心。如果有一名画家以此作画一张,岂不是比那《最后的晚餐》来的更胜一筹。”
看了片刻的苟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很赞同。
粥煮好之后,吴昊端着一碗粥手里拿着两个窝窝头穿梭于百姓之间。时不时同这个聊两句,又时不时同那个聊上两句。对百姓显得很是关心。
因为在作为一个后世人的吴昊看来,一个国家是否兴盛和安稳,那取决于人民对于帝王的认可程度。
古有唐太宗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言,才有了唐朝298年基业。有了唐朝的贞观之治,有了万国来邦的盛况。
后世又有了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让中国从一个处处落后,处处遭人歧视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当然,这也离不开其他主席的努力。
吴昊出了人群,径直来到吴母的身边坐好,陪着父母一起吃完午饭。
饭后,休息了片刻。众人纷纷上车,队伍开始在山间官道上缓缓地移动,犹如一条巨龙在山间盘旋腾挪着。
吴昊一行人日赶夜赶,披星戴月,终于在幽州都城外停下了步伐。
回想路上的行程,可谓是有惊无险。大约500人的山贼在半路呼啸而来,百姓吓的大叫不已,队伍顿时乱哄哄的。秦用驱马上前,将其头领一锤撂翻,砸的脑浆炸裂,看得人心惊胆战。
吴昊的队伍里又多了300人。至于其他人,吴昊还是按照以往的办法处理了。
站在城墙下的吴昊可谓是感慨不已,昨日之事尚且历历在目。
兄弟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有票的话就支持一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