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派三人驾着扁舟离去,走时,把顺手把选定的那个弟子也给带走。
孩子头陈东,自幼十斛之力,有人云:宛如雏龙。
玖安也转身离去。
去的方向,是小镇私塾。
待所有人散尽后,一道窈窕身影出现。
张晓日先前忘带捕头令牌,原路折返,就恰巧目睹了玖安力战陈泰安,然后青先生来此,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玖安这个孤儿,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张晓日不疾不徐的进了屋子,没急着去找什么令牌,而是翻出一叠手札,上面布满粉尘——这是一份手抄卷宗。
她早已将卷宗的内容铭记于心,美眸的微蹙:“也许四年前的那桩悬案,有了眉目。”
四年前太平巷中年农户王恺暴死街头,死状凄惨,经验尸,是被人一拳杂碎脑门。
头盖骨为了保护大脑,硬度奇高,凡人想要想要击碎,就是外家拳练到登峰造极起码也要数拳,所以最后认定是修士所为。
若是真实修士行为,一个凡俗衙门就管不着了,上报给上级后就像石沉大海,四年来毫无音讯,于是就成了一桩悬案。
负责这件案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正是少女捕头,张晓日。
太平巷八户人家,最开始排查,张晓日压根就没往嫌疑最大的玖安身上去想,其一是她颇为同情这位父母双亡的小家伙。其二,一个骨瘦如材的家伙,若是背后利器偷袭也就罢了,但这么明显的正面致命击打,玖安绝对是做不到的。
可见过了这位深潭潜龙的拳法通天,张晓日就不再这样想了,一切似乎都已经迎刃而解。
“一拳碎骨,拳法,少年。”张晓日无可奈何的一笑,转身走在街道上,早晨的市集,很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地面的青石板上的车辙,蒸汽蓬勃的蒸笼,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张晓日点了一笼饺子,坐在一个靠近街道的位置,低头沉思着。
忽然,“客官,您的包子来喽!”
“嗯。”张晓日拿筷子插着饺子,心不在焉的沾了沾一旁的“陈醋”,正要放入嘴中,一个书生突然惊道:“姑娘别吃!那是墨汁!”
张晓日忽然惊醒,筷子掉到地上,发现那盘“陈醋”其实是一旁正在提笔做字墨水。
她连忙道歉,书生罢了罢手:“没事,姑娘一看便是有心事吧,这般心不守舍,怎滴?是为何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晓日看着他一脸八卦的神情,扯了扯嘴角,“你小子问这么多干嘛?”
书生笑道,故作高深道:“家师云,能别世间事,方得大学问,姑娘不妨说说,没准我真能解答呢?”
张晓日叹了叹气,罢手道:“我在想身为百姓官,一心反哺百家饭不求回报,但到头来发现空有一身浩然气,却容易因怜情所左右,我是不是太过于性情了?”
书生笑了笑:“姑娘既然是一心求反哺,那是好事啊!又何来性情一说?儒家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若是做错了,那便改回来呗!可若你觉得无为而治是对的,不求有功只求无事,没了体恤百姓的香火情,那就是真的错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张晓日美眸一亮,“这句话是哪位儒家贤圣所言?”
书生指了指自个儿的胸口:“在下许巍梓所言!”
姑娘噗呲一笑,“那敢问小夫子在方才写什么?”
“春联啊!”
姑娘一愣,起身回顾四周。
灯笼遥挂,对联门神,百家其乐。
一片雪花落在姑娘的蛾眉上。
恍然大悟,“原来,过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