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伴晴朗,微风袭暖阳,夏已遁入秋,安然享温厚。
太阳正悄悄走过天空的平分线,但温度貌似并不是十分酷热,点点的白云恰恰能遮住些许直射的阳光,让其不能肆意荡漾,那微风也轻轻的拂过人的脸庞,带来了些许的暖洋洋,人们行在街上,依旧长袖长衫,面容各式各样,好在这七分嘈杂,让这世间未曾变了模样。
“豆腐!豆腐!卖豆腐喽!”
些许嘈杂,汽车时而鸣笛,人语时而喧闹,连过往的驴车都时常闷声叫一叫,但依旧抵不过这扬声器一直在卖力的叫喊着,但今天买卖好像不太好做,到现在,那长长的豆腐块也不过被人挖走了最前面的几块,比起整体,相差还是很多的,但老板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懊恼,反而是十分平静的望着远处的十字路口,没有半分着急,甚至眼神都有点呆滞了,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十字路口处,人们走走停停,时而看着绿灯走过,时而看着红灯停下,也有因大部队的原因闯过红绿灯,除了急事难平,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我随众意,尽管视线不离红绿灯,但双脚早已做出了抉择,竖着的灯盘下,总带着点点光亮,好似什么东西反光,尽管半分刺眼,但好在还能直视,越过斑马线,定睛一看,原来是豆腐摊上的“豆腐盖”啊,说是“豆腐盖”,其实就是覆盖在那豆腐车上的一层透明塑料布,防止落灰罢了,不知是摊主有意而为之,还是个巧合。
想来那豆腐车也是轻巧,本身就是一个人力的三轮推车,长度不长,双轮直径加三尺,宽度不宽,三人肩宽减三尺,上面一个长长的铁匣盒,长度刚刚符合车身长度,豆腐放在匣盒内,约比匣盒高出二寸,填满整个匣盒是十分足够的,卖豆腐的商人此时依旧坐在手推车上望着远方。
“叔叔?叔叔?”一个略带青涩,又带着半分成熟的声音在老板耳畔响起,把他从呆滞拉了回来,老板定了定神,迅速确定了声音的来源。
“诶,来了!要多少?”老板从车座上下来,顺带还拉了拉衣服,还露出了一副熟练的笑容,好似利益往来恭迎的笑。但面对这个少年,熟练与真诚之间,更多的是前者。“还是老规矩?”
“嗯,还是老规矩,三块钱的。”少年提了提声线,让自己显得更加成熟。
“好嘞。”老板应声答道,翻开了“豆腐盖”,熟练的拿起刀,此刀不大,但样子有些不同,更准确的说,那根本不是第一把刀,而是一把铲子,但是十分锋利,正正的四方形,前面是凹下去的,整个铲子形成一个“z”字。
只见老板姿势熟练,右手拿铲,左手撑着一个塑料袋,右手先是在豆腐块上从上向下一铲,之后整体从右向左一铲,两铲过后,顺势将铲下的豆腐铲入手中的塑料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少年看的有些出神,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观看这个过程了,但还是每一次都忍不住感叹这切割过程的流畅,堪称“艺术”,而且,经过多次的观察,他已经注意到,看似整个过程的重点要求是切割技艺的高超,实则更为重要的是“眼睛”,需要看清楚下刀的地方,更需要拿捏的准确。
这也许就是老板多年经验造就的吧,毕竟“豆腐易碎,人心更易碎”,多了不好往回拿,少了填上去的则更让人扎心,谁喜欢碎的呢?所以,切一块完整的豆腐,就是豆腐商人的艺术。
老板在秤盘上称了称,“正好三块钱的,来,给你。”老板和少年互换资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相视一笑,画面祥和。
拿好豆腐,少年转身走进了小区,原来,这卖豆腐的推车就停在小区门口,而且,已经停了有几年了,无论风雨,很少有缺席的时候,自然经历了城管或其他商人等一系列故事,但都没有离开,也算“屹立”在这了吧。至于生意嘛,人来人往,不愁吃穿就是了,知足。
“豆腐!豆腐!卖豆腐喽!”
少年加速走进小区,导航般的接近楼道口。
少年拽开楼道的门,自然的“啊”了一声,让声控灯响起,这已经是习惯了,就算他知道不“啊”,声控灯也会由于开门和关门的声音响起。
少年的家在四楼,此时的楼梯他更是想都没想,一步两格,也不管手里的豆腐洒没洒水,一直冲了上去。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内,继续来看温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屋子内电视机的声音十分大,在门外都能听到。
“砰砰砰!”敲门声有些阵耳,打破了新闻的声音,但门里的人已经习惯了,“来了来了。”
只见一个老妇人,穿着围裙,上面衬着黑色的花纹,却不认识是什么花,此时上面撒着白色的面粉,妇人的手里也沾着淡淡的面粉,走路都是抬着手的,样子有点滑稽。
“说了多少回了,敲门就不能轻点。”妇人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嚷嚷着。
“诶呀,知道了知道了。豆腐给你,奶。”少年有点不耐烦,直接把豆腐推了过去。
妇人并没有直接拿,而是一个手指穿过塑料袋子的两个空隙,稳稳的提住,缓缓走的走向了厨房。
少年双脚迅速拖鞋,身法甚是巧妙,直接往屋子里跑,甚至有一支鞋都甩飞了,马上走进房间,进屋的第一个动作是——打开电脑。
只见少年把书包直接扔在床上,敏捷的脱下外套并扔在电脑桌旁的椅子上,回头看了看电脑起动正常,心想————ok,征战开始。
“奶啊,今天啥硬菜啊?”少年已经从屋子里出来了,一边大喊着,一边把外衣挂在另一个屋子的衣架上。
“硬菜硬菜,天天硬菜,砖头儿硬,你吃不?”声音有些沧桑,但更多的是威严,讲话的不是那个老妇人,而是在一旁和面的老头,老头胡子有些白,但是脸上却略显年轻,头发的黑色应该是染的,言语之间瞪了一眼正向厨房走来的少年,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确实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人的眼睛,多么有神的一双眼睛啊。
“一天天的,净挑菜。”这次更多了一些呵斥。
少年倚着厨房门,挠挠头,傻傻的一笑,“今天吃‘汤子’啊,硬菜硬菜!”
所谓“汤子”,又称酸汤子,也算是龙国东北民间一种著名的小吃了,是用玉米面和水混合而成的一种主食,和面条有些像,但却不是白色的,是黄色的,质感十分顺滑,但一放到嘴里又能感觉到有些“嚼头儿”,继承了玉米面本身的韧性,无论一寸还是半尺,都深有嚼劲,让人觉得比面条更难“征服”,伴随着特定的卤子,味道独具特色。
“快去洗手,回来就知道玩电脑,作业写了吗?”老人更多的训斥。
“诶呀,补习作业而已,晚上再写,着啥急。”少年去洗手了。
“完犊子,没出息的玩意儿。看你英语要是还考上学期那样,看你妈回来咋收拾你。”老人一直和着面,一边嚷嚷着,少年好似没听见,径直走向了“电脑房。”
“来吧,‘变种战士’,看我今天非把你通关了不可。”少年自言自语,看似十分幼稚的言语,此时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十分熟练的打开了“4399小游戏”,马上在“我玩过的”里面找到排名第一的“变种战士”,说是第一,其实也是倒第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为这一栏里只有这一个游戏,少年已经玩这个游戏好久了,应该说是一直只玩了这一个游戏。
自从电脑被安装到这个屋子里那天,他便从他哥手里学会了这个游戏,从打开电脑,到搜素网页,再到进入游戏,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好似打开了神秘世界的大门,整个过程少年都记得十分清晰,他也更是“痴情”的练习这个游戏直到现在,丝毫没有想要尝试其他游戏的想法,游戏里的点点滴滴他都深记于心,所以,他指的通关也不光是普普通通的通关,而是要满血通关。
少年熟悉操作着“↑↓←→”加上“空格、c’”,只见电脑中的人物没有丝毫怠慢,一步一步的跟随着指令,前进或是跳起,或是攻击,充分体现了二维生物的特点,没错,这就是一个二维游戏,“↑↓←→”对应的控制着上下左右,“空格”为攻击,“c”为切换武器。
此时的少年戏战战兢兢,双眼仔细盯着屏幕,一丝不苟,boss就剩五分之一血了,他自己角色的血量依旧满血,他早就已经掌握了技巧,只要在boss攻击时,躲到岩石下面,就不可能被boss打到,之后再攻击必然能够打败boss,打败boss不难,难的是前面的关隘,因为在前方总有炮台要狙击他,后面也总有飞鸟或者是蝙蝠不定时出现进行攻击,因此,想要满血通关,他必须记下整个游戏的点点滴滴,再加上精确无误的操作才能“满血通关。”
今天他的状态不错,前面他并没有犯一丝一毫的失误,boss只剩这最后的五分之一血了,只要他保持冷静,按住耐心,他必然能够成功。
“诶~~~吃饭啦!”少年爷爷的声音伴随着呼唤,那声“诶~~”也甚是熟练,声音更是清脆,盖过了电视里依旧播放的新闻。
“昂...来来来,来了。”少年声音有些颤抖,在高度专注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呼唤,少年显然是被惊到了,尽管这已经是他无数次听到这声“诶~~~”,但面对这突入起来的声音,还是打破了他此时的一丝不苟,他下意识的按了空格,释放了攻击,少年有些慌了,右手更是顺着左手的指令执行了下去,这就好比一个习惯,吃饭你必然想到拿筷子,睡觉你必然想到盖被子,一系列如同一个指令,自主的向下进行,这就是习惯,更何况此时少年已经练习了这么久的游戏,左右两手的配合更是行云流水,此时突入起来的慌张,让其发动了指令,“↑”上!,完了,此时boss正在发动攻击,“啊!”,少年的角色跳了上去,“完了,掉血了。”
前功尽弃。
少年楞楞的盯着屏幕,“win”,但少年脸上却是满脸的不甘,“啊~~~明明就差一点。”胜利的游戏声音在游戏的界面不断徘徊,但这就如同羞辱一样,并不是所有胜利声音都是美妙的,这不是他想要的胜利。
少年直接关闭了网页,走向了厨房,“诶呀,爷,你说你喊那么大声音干啥啊?真是的。”少年语气中满满的不甘心。
“怎么滴?喊你吃饭还不对了?不懂好赖啊你,就知道玩电脑。”爷爷的声音也充满了怒火。
“那....”少年刚想反驳,却停下了,毕竟叫他吃饭没什么错误。“不等我姐他俩回来了?”少年平静了一下。
“他俩今天回家吃了。”奶奶应声答到,声音平静。
“哦!”少年顺手接过奶奶手里给他盛好的汤子。
“吃多少酱,自己整。”奶奶又把酱端了上来。
那是一碗肉酱,上面盖着薄薄的一层油,整体呈现淡黄色,里面放着打碎的鸡蛋,参杂在每一个肉的缝隙之间,飘然着淡淡的鲜香,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
“给你cher。”“cher”其实就是勺子,少年记得,好像打他记事儿起,奶奶就管勺子叫“cher。”
少年接过cher,稳稳的盛了两勺酱倒在自己的碗里,毕竟他可不想再因为洒了酱而挨骂,着眼看了看,总是感觉不太够,又想去盛第三勺,勺子刚要下酱碗里,“还盛,还盛,吃多少酱了都!”爷爷的呵责再一次响起,少年无奈的放下了勺子,搅拌起自己的汤子。
这自然已经不是少年第一次吃汤子了,这种在爷爷奶奶口中所谓的粗粮,在他家一般半个月就能有一次,他倒也不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