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打算给陈才丰买一个媳妇回来,伺候他一辈子的,可是,还没过多久陈才丰就捡回来了一个孩子,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再提起的时候,已经是两三年之后,那个时候就更不好说亲事了,二老着急也没有用。
孩子还是要读书才能有大出息,那怕是不为那高官利禄,那怕是出去给人做个掌柜什么的,也好比在地里头刨食强得多,陈才丰小时候就知晓这个道理。
陈召麟从小就被他照顾的很好,细皮嫩肉的孩子,让他在山里干一辈子,他心有不忍。
十里八乡的人都瞧不起他,即使因为他未成婚就捡了这孩子养着。
世人的取笑,鄙夷,白眼,他不想孩子承受这些莫须有的负担。
所以,看着几个哥哥的孩子都可以读书识字,他在陈家二老面前整整跪了三日。
才给陈召麟换来两年时间的启蒙试读的机会,两年时间说长不长,陈才丰每日都跟同乡的人去山里套山鸡野兔,同乡能够跟他合作,也是因为陈才丰做的套子管用,只要套住就不会走脱。
卖来的银钱,还要用来给陈家一大家子补贴生活家用,陈召麟的学费每年就要十来两银子,自己要出一半,这也是陈家不成文的规矩了。
一只野兔只能卖到八十文,还遍地都是,有的时候根本卖不出去。
他就自己研究兔肉的保存之法,跟村里的前婆婆合伙做起了熏肉的小生意来。
陈才丰负责打猎,那回来就让前婆婆做好,过段时间再拿到山下的城镇去售卖。
前婆婆是村里的独居老人,无儿无女,却没有人小看她,在整个村里,前婆婆的院子是最大的,虽然房屋不多,但是院落却大,里面种满了花草树木,还养了猪仔跟鸡鸭鱼,是村里少有的富户。
所以,前婆婆在村里还是有些威望的,一个女子,就这样生存下来,没有再婚,死去的前有田,给前婆婆留下的只有两亩良田,还有就是这个院子。
前婆婆为人爽快,心地善良,陈才丰找到她的时候,她二话不说就说只是帮个小忙而已,不分他的辛苦钱。
陈才丰心中感激万分,隔三差五的就给老人家买些软糯的糕点回来孝敬。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陈召麟考上了童生,陈家才决定了继续送陈召麟继续读书识字。
陈家人的心思,陈召麟明白的很,就是想要在自己的身上得到回报。
陈才丰不指望孩子能够多有出息,以后,能顾走出这岭南大山就好,自己倒是无所谓,只要孩子平安康健便好。
但是,陈召麟却是不这样想,自从自己考上了童生之后,陈家的二老对自己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关心,甚至,想要把陈家的钱财都用来给自己读书所用。
可是,这件事遭受了其余三家的反对,二老也就犹豫了,才一视同仁的对待几个孩子。
后来,陈召麟如愿的考上了秀才,这句震惊了整个岭南,在岭南大山里,能够出一个秀才相公,那可不简单的是光耀门楣的事。
陈家四个孩子,考上童生的就两人,考上秀才的却就只有陈召麟独一人。
陈才丰知道这事以后,陈家会拿出所有的积蓄来让陈召麟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