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面,李唐建立后,关陇贵族子弟得到极大的重用,他们的势力达到了隋唐时期的顶峰,也在证明了这一点!
只见杜如晦继续说道:“而我军要是进攻河北,则难度将大大减小,取之易也!冀州窦建德,庶民百姓出身,不为世族豪强所重,兼其见识浅薄,谋略不足,且心胸狭隘,不会用人,早晚必亡!”
顿了顿,杜如晦又接着说道:“至于幽燕薛世雄,虽为良将,却是年老体衰,诸子无能,难以服众。加之,今日之大隋,早已日薄西山,薛世雄即为隋将又是忠心,恐也无力再活几年了。”
“克明高见,武周敬服,谨奉教!”
这下,刘武周是真的服了,要知道历史上的河北乱局,几乎就如同杜如晦所猜测一般!
历史上的大业十三年七月,薛世雄为救援洛阳之围,特率三万幽燕大军南下,便想着顺手剿灭了河北地区的义军窦建德部,结果却因为薛世雄轻视窦建德,大意之下就被窦建德所打得大败!
隋军主力尽丧,薛世雄四个儿子战死两个,只得领着残部万余不到,狼狈地逃回涿郡,不数日便因气愤不过、悲伤过度去世了!而其余下的两子,却有勇无谋,无力继承薛世雄的家业。
于是整个幽燕地区,在罗艺迅速排除异己后,就其被所占据了,不久后又被罗艺作为晋身之姿,献给了李渊,加封为燕郡王。而薛氏兄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要不是后面李渊诸子争位,才拉拢、重用他们,恐怕薛世雄会气得从地下跳起来不可。
想到这里,刘武周不甚嘘吁,同时更加意识到了,一个优秀的谋士对于争霸天下是多么的重要!怪不得三国时的刘备,为了得到一个只闻名声、未见才能的诸葛亮,就甘愿屈尊降贵,三顾茅庐,诚如是也!
当然,也是有鉴于此,之前的刘武周在和李靖、杜如晦两人,暗中谋划的时候,就表示了想要“先取河北、再争天下”的看法,而他们也是极为赞同。
而黄子英、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迟恭等大将也是兴奋地对刘武周说道:“主公欲取河北,末将愿为先锋,为主公开路!”
“好好好!”
看到麾下众将这般求战心切,刘武周当然很高兴:“众位将军之意,某已明了!不过众位将军且先勿要着急,此时却尚未是兵发河北之机!”
见尉迟恭等将脸上不解的神色,李靖为他们解释道:“诸位将军,主公之意乃是暂且厉兵秣马,等待良机。要知道现在驻守幽燕的大隋名将薛世雄,可还没挪窝,只有等他走了,我们才有机会!”
这下尉迟恭、高满政等人急了:“军师,那以你之见,岂不是薛世雄一日不动弹,我们就一日困坐晋北,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诸位将军,稍安勿躁!”
见此,杜如晦亦接着说道:“若某所料不差,薛世雄很快就要走了,而且可能是一去不会返回!”
“先生所言可是当真?!”
听到杜如晦的话后,众将先是一喜,随后又是不信,毕竟杜如晦又不是薛世雄的蛔虫,怎么会了解得这么清楚。
“当然是真话!杜某岂敢诓骗诸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