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铭心刻骨_出泥不染_奇书网
返回

出泥不染

首页
99、铭心刻骨(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一)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本文写于1997年10月,这是一次考试的命题作文。

当时我已经20周岁,是在因病辍学两年后,重新去无州二中复读的时候写的。

韦东甫这个人物,其实是我当时构思中的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我在作文里写成了我的好朋友。

……………………

人生斯世,如日中天的功名,声势显赫的地位,令人崇仰的事业,无疑人所共求。

但大多数人只能与之无缘,生活是残酷的真实,无情的现实会击碎好高骛远的憧憬,惊醒想入非非的梦境。

所以在白云苍狗的人生百态和世相中,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反更显得意味深长,一些细小的人际交往的素描,反更真切动人。

在情的世界中生活的人们,离不开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等等;而其中最纯洁最少自私和杂质的,当是友情。

……………………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我不禁回忆起了一位才过世不久的朋友,我的邻居韦东甫,他是我终生难忘的真正的朋友。

韦东甫有一个极其不幸的童年。他的父母死得都很早,当时东甫成为孤儿的时候,才四五岁。

他有三个哥哥,均已成人,大哥早已有妻子儿女,因此家族里就商定,由大哥大嫂来抚养他。

想来古代所说“长嫂如母”的话,不会太真实。韦东甫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被大嫂打得头破血流。

我家跟东甫的大哥家是对门,所以东甫就经常到我家来逃避嫂子的追打。我父母可怜他,就给他些饭吃。他偶尔甚至在我家睡觉,就跟我一个被窝,所以我俩的感情胜似亲兄弟。

就在这样悲催的环境里,东甫居然没有夭折,还渐渐长成了一个强壮的男子汉。呵呵,由此可见,人的生命力是有多么顽强啊!

……………………

等到我五六岁,能记事的时候,韦东甫已经十二三岁,上初中了。至今我还记得他那黝黑的脸蛋,上面经常有被人殴打的伤痕。

东甫放了学经常来我家玩,他教我做小学作业的情景,恍然如在目前。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学习,是多么难忘的童年生活啊!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东甫已经二十多岁了,我也上了高中。他还是经常来我家玩,跟我谈心,教诲我生活和学习的经验。

韦东甫也是上过高中的。可惜第一次高考失败了,而他的哥嫂们不支持他复读,他的学业就此无功而废。

……………………

可是东甫并没有放弃生活的进取心,而且随着生活的磨砺,他更有了一股一般人所没有的豪气,似乎有了撑天之志。

在参加很苦很累的农业劳动之余,东甫勤奋钻研文学,在几年的时间里,居然在《无州日报》上发表了十几首诗歌。

他成年以后,搬出了哥嫂家,就住在一个废弃了的场院屋子里。那里没有电灯,每天他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读书写作到深夜,该是具有多么顽强的毅力啊!

……………………

文学也为东甫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文学才华,渐渐被乡亲们认可了。

就在前年夏天,他被口镇政*府聘去当了文化站宣传员,有了令村民们艳羡的社会地位。虽然他还只是临时工,工资也并不高。

人红了,但他还是那么淳朴实在,平易近人。并不像社会上一些张狂的青年作家,还没写出什么大作品呢,就带着“普天下舍我其谁”的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诗人气。

……………………

去年,我大病一场,住了好几个月的医院,为此而辍学,耽搁了考学。

在口镇卫生院住院期间,韦东甫风尘仆仆地来看望我了好多次。他鼓励我克服病痛,战胜病魔,出院后继续学业。

我知道东甫的日子也一向是省吃俭用,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些钱,还得买书用。可是他却给我带来了那么多贵重的营养品,而且还慷慨地拿出了一千元钱,让我先治病用。

谁能想到啊,他连续几次恋爱失败,都是因为他的吝啬和清贫,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我却是如此慷慨!

……………………

去年,东甫终于找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姑娘。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姑娘懂他爱他,也懂文学爱文学。

虽然姑娘并不希图他的彩礼,但也总不能不买些衣服首饰之类吧!毕竟人家也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啊!

在如此急需钱的情况下,他却时刻惦记着我的病情,掏钱帮我治病,这该是一种多么真挚的友情啊,我怎能不终生刻骨铭心呢?

……………………

去年我病愈之后,因为休学将近一年,耽搁了高考,很多知识也遗忘了,所以我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想再去上学了。

东甫多次找我谈心,鼓励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还给我不停打气,以利再战。

他一再地说,高考毕竟是成才的坦途大道,怎能有复习机会而不去呢?当初他没能复读,是影响了一生的最大痛苦啊!

我还记得,为了鼓动我复读,东甫甚至还不惜大拍我的马屁,这样说道:

“治平,你的才华我是最了解的。假若你这样一个卓拔不群的人才,一生埋没在乡野之间,这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损失,也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啊!”

……………………

在东甫的苦苦劝说之下,如今我又重新背起了书包,回到了无州二中,再次向大学独木桥发起冲刺。我怎能不感激他的真诚的苦口婆心呢?

然而,就在今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休假回家的时候,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噩耗:

韦东甫在去无州北部雪野湖附近某山村采风写稿的路上,发生了车祸,猝然辞世,年仅28岁!

我的天呐!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个现实!我哭得泣不成声!为什么天不假年?真是天妒英才啊!竟然让一颗刚刚升起在地平线上的璀璨的诗星,就这样默默陨落了!

……………………

唉!苍天啊,大地啊,美丽的圣母姐姐啊,为什么我的挚友韦东甫这么命途多舛呢?为什么在美好生活刚刚向他敞开大门的时候,他就突然意外地过早地逝去了呢?

东甫啊,你作为我今生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你!

愿普天下挚情人为你的英年早逝一大恸!

愿我的挚友韦东甫在九泉之下安息!

……………………

(二)晨曦有感

——本文写于1992年5月,当时我15岁,还在上初三,不过已经快初中毕业了。这一年的9月,我考上了高中,到无州二中上学。

文章是一个命题作文,写在7页信纸上。不过我写得太长了,现在看来,只觉得冗赘不堪。也不知道我的语文老师当时认真批阅过没有。

……………………

天地间万籁无声,真一个好寂静的世界啊!

这是一个周末的早晨,不用上学。我睁开了惺忪的双眼,不知不觉间,已经穿好衣服,轻轻地走到了村子外面的田野里。

正是迷蒙的黎明,那朦胧的晨星,那玫瑰的晓月,都在明暗交织的苍穹里眨眼。也许只有它们才懂得,什么叫作“顺其自然”。

此时的田野还是一片昏暗的紫黑色。人们常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不错的,你看,这天地间除了残月点星之外,何尝看得清楚别的任何东西呢?

我在旷野的小路上走着,已经看不见了村落里模糊的房屋,听不见了来路上的鸡鸣狗吠。

……………………

莫叹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啊,原来路上不只有我在行走。还有人在来来往往走动啊!

前方有个老年人也在步行,脚步声不大不小,很有节奏,竟似有抑扬顿挫之感。

倏忽间,几辆自行车从我身边驶了过去,发出一阵沙沙的行车声,这声音柔和悦耳,在寂静的黎明中,却又似乎有点荡人心魄。

一排路灯直伸向远方,炽亮得有些刺眼。许是因为长夜的工作,有些疲累了,也许是因为即将收工了吧,它也眨起了眼,眨呀眨呀,似乎将要入睡长眠了。但是忽然,在顷刻之间,它停止了跳动,如同坚定了信念一般。

……………………

路灯下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三三两两地,忙着吃饭的营生。一个做豆腐的,已经颤颤巍巍地从磨坊挑回了豆浆。那挑担子的人长得胖乎乎的,摇摇晃晃,乍一看像个不倒翁似的,煞是可爱。

那些出远门赶集做买卖的人,也陆陆续续从院门里推出了独轮车、木车、铁车,也有三轮自行车,甚至骑摩托车的。他们历尽艰辛,为了妻儿老小,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不得不如此早起晚睡啊!

在我的想象中,似乎看到了某人的妻子正在大门口送行,那热切的话语,那千叮咛万嘱咐,无一不是贤妻对他的挚爱。

丈夫走远了,远了,直到看不见了,她还不停地摇着手,注目眺望远方,那心里的祈祷总不外是“一路顺风、平安发财”之类了。

良久之后,这个贤妻良母才匆匆回到屋子里,抱紧了那熟睡中的小宝宝……

我不禁默默感叹:这人世间的爱,竟是如此深挚!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