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名说道:“这便是书上所说的君子不争,兵不轻启,启则必杀?”
白玉和疑惑地问道:“为何不争,修仙之人,本就追求机缘,不争如何得之?”
道名说道:“不争乃是不将自身处于混战中心,但机缘到了,自然是要谋取,只是不当那出头鸟。兵戎相见,本就是下策,需要用到时已是无计可施,且最是招仇,自然不能留有后患。”
陆书君回道:“嗯,师父带我出来也是如此交待。仙缘之人修九德,本与人为善,但善不养恶,是自己应得的,就当取之。若是需要争杀,就要果决,不能留有后患。”
依若云皱着眉头说道:“可是,这杀人总归是不好吧?”
道名说道:“杀只是一种手段,若能打服,也是可以,主要就是把危险排除掉。”
陆书君看向道名,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们学的都未曾经历过,以后见多了,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处理了。”
四人边说边走,转眼就出了云山。
回望了一下云山,陆书君说道:“师弟师妹鲜少出云山,这一路必不太平,凡事小心为上。外道六阶,我们都到了五阶森罗阶,在这山海界已是不弱,加上命道修为,寻常之事应对不在话下。”
他又看向前方,说道:“我们一路历练,先往东,经洞庭山,过了洞庭湖,到那岳阳楼,之后乘船沿大江北上,至汉口,再一路北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了断海,便到了皇洲,之后再过大河,便到了帝都,帝都之北便是玄堂所在。总计路程当有六千多里。虽是历练,但平时修行不可落下,在洞庭地域,可以修行至三成实力,出了洞庭仙宗地域,平时就要保持七成实力。”
依若云问道:“大师兄去过那断海没有?是不是很壮观?”
陆书君笑道:“自然是去过了。壮不壮观,等到了那,你便知晓了。”
依若云不再说话,看向三个师兄,只见他们都是两手空空,唯有自己还是背个大包,知道他们都已经施展了道法,只好边赶路边凝聚道基,至少自己也得先把这行李去了才好。算起来,自己也只差了四五个道基,再将平常用来放烟花幻术的道法散去几个,想来一两日就可以达成了最基础道法需求。
出了云山仍是洞庭地域,对于洞庭仙宗弟子来说,这仍是自家后院。一路上,陆书君虽然也修行,但一直保有七成实力,道名和白玉和则不断练习有备无患道法,将符咒道器从行李中取出布置又放回去,一遍遍地熟悉着。
众人走了半日,便到了洞庭山下。自洞庭派升为仙宗之后,这里往来的人便多了,于是就有人在这山下弄了个茶摊,不久又有人在边上摆了个酒摊,渐渐地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这里就慢慢地成了一个小村落,被称为洞庭下村,而原来的摊位就变成了酒楼客栈了。
道名四人走了没多久就到了这洞庭下村,一路练习道法,灵力和道识也消耗不少,于是他们就在这村里的闻道茶楼里休息。这茶楼往来的人多,自然也想到行李问题,他们在椅子下做了个小柜子,可以把行李放在里面。四人停下道法施展,行李自然就放出来了,直接放到柜子里,倒也方便。
之前在路上不断练习,除了陆书君,其他三人都消耗巨大。三人各自服下一枚精力丹,这是以白?为主药制成的普通丹药,可以消耗疲劳,有助于道识的恢复,是仙宗弟子常备的丹药。同时云山观冥想法自行运转起来,开始恢复灵力。
陆书君本身修为就比较高,路上消耗也不大,这里是自家仙宗地域,相对安全,不过他还是警戒地观察四周,为师弟师妹护法。他点了一壶闻道茶,这是这个茶楼的特产,以特制茶叶泡制,有助于灵力恢复,眼下正好适用。
茶水很快就送上来了,陆书君正要喝,边上一桌坐着的一男一女两个年轻道人似乎休息够了,起身正要离开。突然,陆书君脸色一变,对着那个年轻男子道人说道:“这位道友,还是收了你的道法为好!”
道名三人一愣,正要施展有备无患道法,陆书君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出手。
那年轻女道人看了一下他们四人,转头说道:“王师兄,还是不要惹事。”
那王姓道人挥了挥手,收了道法,和女道人一起离开了。陆书君见他们收了道法,也没再拦着,任他们离去。
依若云疑惑地问道:“大师兄,怎么回事?”
陆书君面色凝重地说道:“这两人可能是魔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