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已经打不下去了,他的常备军已经损失殆尽了,不足1万人。
现在都是当地征兆的百姓,根本没有可战之力,他要保全鲁国,自然要交好这个宋国了。
还要交好齐国,本来他和齐国就有盟约,所以齐国他已经不用在巴结了。齐国也是伤亡巨大,能保住现在的齐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知道齐国周边还有燕国,莒国,等四个国家。
齐国这次损失这么大,自己的国土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威胁,他自己能否自保,还在两说。
得了,帮不了它,自己的都两说,还要再打下去,鲁国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自然不愿再掺和这种事情,虽然两国已经派了使者前往晋国和楚国,但是能不一战,而收回三座城池的话,鲁国公第一个赞成议和。
可是齐桓公看到了宋甫的合约书,有险恶之心。宋国以前有多大?宋国以前也就是个中型国家,可他一下子灭了曹国以及东北边的三个小国,让宋国的国土一下子扩展了一倍,现有的城池增加到了和鲁国一样,居然有24座城池。这一下子宋国可谓是成了一个大国了,仅次于楚国和晋国第三大国家。
齐桓公还知道如果宋国这样强大下去,这鲁国必然会被灭。要知道鲁国是在他的羽翼下生活的鲁国,虽然兵力损失很大,但是它的后备兵力非常高呀,保住现在的齐国有余。
但是如果在保住鲁国,显然是力不从心,所以他必须趁现在的宋国还没有消化现在的土地和百姓,在这种时候,就一定要把宋国灭了。不然,宋国的强大,齐鲁将再也没有机会了。
要知道现在齐国,可是中原霸主,是在晋国之后,第二个称霸的。
这楚国现在还在扩张之中,四周征战,但是,它却不敢攻打中原各国。因为中原各国抱团取暖,尤其是兵力巨多。他攻不攻的下来还要说,就算攻下来,兵力也损失巨大。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都是一些小国,他能迅速攻下来,并且消化掉!
而楚国南方周围小国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千人,他能快速的歼灭和吞并,土地越大现在的版图已经超过了晋国,成为第一大国。
在鲁国公和齐桓公相互争执之时,宋国又派来了王氏将军手下的一员大将,来到军营前叫着说什么一定要活捉两国国君,气得两个国君闭门不出,挂高挂免战牌。
这古人也有意思,就是说敌方在挂免战牌之后,必须给敌方一天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下来,一直到唐朝,最多可以挂三块免战牌,一块牌子给出一天,三块牌子就是三天时间。
什么时候变得,无从查起。但是这种高挂免战牌的习俗,居然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
王氏手将领一看敌方挂了牌,了那就没办法了。所以就直接说不用回去了,他又派出使者比并向四五部汇报了,这次经管说试着回到大营了,两国均已经闭关了怎么办?
宋甫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的齐桓公一定会派出使者出国求援。这天下也只有晋国和楚国,所以他派出了锦衣卫前去拦截!绝对不能让两国使者求援成功,现在宋国还不能招惹两大国的任何一个国家。
他们这种战争,可能是几万几万人的战争,但是两个国家任何一国都能出兵超过20万。到那是宋国拿什么抵抗?
宋甫决定必须派出使者去齐鲁大营,哪怕是低调一点,也要议和成功。只要签订了盟约,这场仗就打不下去!
至少他有时间消化曹国的土地和百姓,在消化曹国的土地之后,它的军力绝对超过10万以上,到时候,他就可以继续和两大国进行下一步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