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人知道,他的思想造诣也达到了这个地步,现场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大儒,他们听到这句话都佩服不已。
“有此一句,安王此生无憾矣!”
“确实,没曾想安王甚得其中精髓,今日拜服!”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这么说了,马周还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没有两位在一旁,林凡这句话也能折服马周。
马周不说话,只是对林凡深深一礼。
郑重行礼过后,他才缓缓起身:“安王,好个为万世开太平,您的邀请我接受了,只是不敢与房杜二相并肩,我做个博士即可。”
“马御史过谦,以你才学,这祭酒也当得。”房玄龄鼓励道。
李世民却说:“既然不是国子监,那马御史也不必太过谦虚了,安王让你做这个祭酒,你就做,来,大家都来建议一下,安王这学府要多大,朕给安排个地方。”
说干就干,李世民哪能让林凡再跑了,他现在富可敌国呢。
既然有钱,那拿出“一点”来做对大唐有益的事,确实是天下之福。
李世民命人取来地图,手随便一指:“此处如何,够不够大?就挨着皇宫,原本我想扩建太极宫的……”
林凡一看,这可是了不得,赶紧阻止:“陛下,这里万万不能啊!”
这是什么地方,就在皇宫北面,紧挨着,这地方是日后大明宫的选址。
绝对不可以,林凡要这么一搞,那大明宫不就没了吗。
虽然说扩建皇宫一直是百官劝阻的,人人都劝谏帝王要节俭。
但对后世来说,历史上任何辉煌的点都是文化遗产,哪怕已经消失了,只有历史记录留存下来,也在告诉后人,当年曾经达到过什么高度。
再说了,大唐现在进展比历史上还快,李世民也不是奢华不得。
“怎么,这不好吗?”
李世民倒是很意外,“先生不是说,国子监都格局小了,要建个大学府?”
“陛下,自然是要建的,但不能占用皇宫的地啊,其实,哪怕在长安城外也未尝不可,免得学子看到长安的繁华,都看不进去书了。”
“这怎么可以……”
“陛下,我原先打算,就在我庄子上建,乡下地方也够。”
李世民一听林凡早就有了想法,那看来是不好改变了,也不强求。
反正,他让林凡知道自己的支持就够了,有什么需要林凡自己会说。
房玄龄问:“那安王要建多大的学府?”
“最少几千人吧,我要建立大唐最高学府,另外还要保留扩建的地方。”
“最少几千!”
他们再次被林凡惊了,不可思议地看着林凡。
杜如晦道:“安王,数千人,是要学多久?”
“每年考核,五年制,若是五年以后最终考核不过,学院就开除。”
“每年也要接受新生入学,同时毕业一批,发给我们学府的专门证书。”
“若是有极为优秀者,留校任教也不是不可能。”
杜如晦苦笑:“那每年都至少有千人进出,大唐的官位可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