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引以为傲的长城,对秦帝国的百姓来说,感受估计完全不一样。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用多大的视角就会有多长远的判断。
今天,林凡就是从大视角开始入手,从最简单的开始说起。
房玄龄也在点头:“天下财富尽归大唐,这是万世之福,安王这确实是功绩。”
说完万世,林凡也开始说当代了。
“可是陛下,大量引入金银,确实是对国本会有损伤。”
“哦,为何如此说?”
这,就牵扯到通货膨胀的事了,会把百姓变得更穷。
林凡在这里也不方便用后世的说法解释,金银的好处说了,大家都能理解,反正这种贵重金属你拿回家,最后肯定是一件好事。
那么坏事呢,林凡就打算举例说明。
“陛下,咱们这里有四个人,倘若这个天下只有咱们四个人。”
“而天下的粮食,每年产出两千斤,正好咱们四个人每人手上有一锭金子,一样大一样重,那我们每人就能分到五百斤粮食,很公平吧?”
“陛下,臣这个例子,就没有上下尊卑了。”
林凡开始举例提醒,李世民也无所谓,点头:“很好,若是天下只有我们四人……每人每年五百斤粮食,也算丰衣足食,人人一样。”
唐朝五百斤,就约等于后世的七百斤。
这个口粮确实丰衣足食了,谁都不会挨饿。
此时林凡笑道:“但若是我从别处又拿到了金子,手上的金子是你们的数倍,那粮食就不是这么分了……”
杜如晦醒悟过来:“原来如此!”
说到这里,他们基本上都醒悟了,金银不是财富,粮食才是。
但金银是分配财富的资格,你们的金银少,就没资格拥有更多粮食!
李世民当然也是一点就通,关键是他就算皇帝,也不能破坏这个金融规则。
你一旦不认金银的兑换功能,那整个体系也崩坏了,大家再回到非常原始的社会。
在这个例子里,林凡手上的金子忽然增加了,导致其他人手里的金子贬值。
但金子贬值不会影响粮食的总量,而是影响了粮食的调配比例,本来大家都一样的,结果现在分配的话,会被金子更多的人拿走。
那剩下三个人岂不是饿肚子了?
甚至会更惨,也可能有人会直接饿死!
李世民怔怔道:“那会让百姓陷入贫困,岂不是不该让金银进入我大唐?”
“陛下错了,并非不该,金银尽归大唐,对后世子孙有好处,但金银入大唐所产生的不良,当有更合理的办法解决。”
杜如晦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李世民问道:“那杜爱卿,该如何解决呢?”
“陛下,现在的金银数量,还不足以影响那么大。”
林凡笑着解释,“但若是将这些金银用来办学,我觉得当是更合理的。”
一好一坏,林凡也导向了办学的必要性,否则你拿钱怎么办嘛。
房玄龄也是这看法,他们都有一种积极办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