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盛夏已经很炎热了,家里几亩地种植了苹果树,这个季节除草的季节,顶着闷热穿梭在树丛间。时不时看到一簇嫩果簇拥在一起,还得分果子。
“热不热”妈妈停下锄头,问道。
“哎,这农民我是不想当了,太苦太累,还穷的不行,你看人家狗蛋哥家,几拉煤车,富得流油”我顺势坐在锄把上,摸了摸额头的汗。
“这就对了,要想不当农民,就得好好学习,你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也得更好好学,要不然到头又得跟你爸和我一样,二亩地,三间土胚房”
“那是当然,我可不想在干这活了,低着头哈着腰,有时候还得趴着跪着才能把树干下的杂草锄到,结果现在一斤苹果才几毛钱。”我摇着头叹息道。
老妈看着树枝的果实说道“其实没有人愿意干农活,当农民最辛苦,但是也最轻松,一年四季就待在地里干活就行,只要老天不作怪,及时雨不断,那指定是好收成,进城工作也罢做生意也罢,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也受气,也担风险的,不过干什么职业只要和你现在下苦功夫除草一样,都会有丰硕的果实。”
突然我对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妈投出了赞许的目光,虽然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但是说的话还蛮有道理的。我思索着什么,想到以后的我会干什么会不会也会和农民一样辛苦。
“歇一会,快起来锄,早干完早回去歇着。”
说着我咕噜一下爬起来继续干。
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在外干活回来了,一家人坐在餐桌前,母亲中午擀面条,这在北方算是最长吃而且爽口的伙食吧。
“再半个月开学了,你提前给娃把被褥缝好了,北边冬天冷,多装点棉花,衣服也给新买几套吧,提前都准备好,到时候别手忙脚乱”父亲端着大洋瓷碗,边吃边说。
“都弄好了,过几天你爷两一块去理个发收拾的利落点,”母亲端着刚拌好的黄瓜说道。
“那就好,对了你也收拾好你上学拿的书”
“知道了”我不耐烦的说道。
父亲典型的农村农民形象,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身子,驮着背,可能农民都是这个样子吧,曾经看电视里的农民装束都是整洁,挺着腰杆,但是和村子里的实际相比悬殊太大,演员就是演员,缺乏实际生活吧,村子里的人大都是农民从老到少,居多都是驼背,没有几个白皮肤的,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们双肩上,从来都是笑着扛起百十斤重的粮食,所以背早都被生活所压弯,哪还有挺着腰杆的时候。
有时候我在想,农民担负的太多了,不但担负整个家里的生计,同时还要外出务工赚钱,地里的农作物收成只能供自家口粮,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得花钱买,外出务工也是忙闲时村里人的正常生活。
小时候每年收了粮食还要交公粮,记得尤为清楚,几乎每家都是把上好等级的粮食上交,留下的都是品样不好的。以为那时候按人头分交粮,等级越好抵扣的越多,虽然剩下的粮食品样不好,但是数量多,若是交了残次的粮食,那就得交的数量很多。举个例子就是比如平均一个人分下来交100元,但是没有钱那就拿自家的农作物抵扣,你家种的苹果,苹果个头大,样子好,那就按一斤1块,那么交100斤就好了,如果品样不好,价格最多五毛钱,那么你就得交200斤,为了留下更多的粮食数量,每家都上交好品样的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