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徐素素又是一脸的肉疼,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三个人整整忙碌了一天,这地里的土豆才全部挖了出来,一片狼藉的土地让三个人会心一笑,心里说不出的满足,这些土豆的成色算是好的,长相也比较耐看,可见这环境正好适合它的成长。
“铁柱哥,这土豆我留下一部分接着生牙以外,其它的都得放在干燥、通风而且温度低的地方保存,你那院子里的牛棚还不错,就暂时先放着,明天我请些小工给我这家里也盖个放货的地儿。”
这徐家以前也是喂过牛的,不过后来病死了,一直也没买,而且这村里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牛的,一般到需要耕地的时候多半会向有牛的人家借,再给些酬劳。
“行,小工俺也认识几个,明个给你找来!”张铁柱拍了拍胸脯,爽快的说道。这整个村里,除了爷爷和他娘子,也就听着妹子指使人的时候心里高兴!
土豆有了成果,到了晚上安月毛遂自荐做了几道菜,不过让安月失望的是这个年代连个辣椒都没有,想要调辣味的时候用的也都是食茱萸,总觉得有些不习惯,但这菜做出来之后,虽说味道比前世的差了一些,但相比村里人吃的菜,却是美味极了!
原本安月还想做个薯片,但油太珍贵,素素姐硬是没舍得,最后只好简单做了爆炒土豆丝、清蒸土豆泥、土豆鸡蛋饼和一个土豆炖山鸡,一桌的土豆摆在眼前,几个人的口水都要流了下来,就连徐老爷子也一改以往废话连篇的习惯,撸着袖子便吃了起来。
徐老爷子也很怀疑,这月丫头是土生土长的南口村人,怎么就会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吃法?连那土豆的种植都知道?
“妹子,你咋会做这么多的菜?还做的这么好吃?”徐老爷子还没开口,徐素素便已经问道。
安月怔了怔,脑中浮现出安钩月这些年半步不离“闺门”的样子。这村里几乎没人不知道那安钩月的底细,一个人改了性子不是不可能,但要想再一夕之间学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东西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题外话------
文中提到了土豆鸡蛋饼,有的朋友说鸡蛋和土豆再一起吃会有冲突,度娘上也各种不同说法,不过还是提醒大家平时注意一下,防患于未然嘛~
正文第二十七章计划
塞了一口土豆丝,安月模糊的说道:“我爹临死前也教了我读书识字,还留了些书给我,这些菜都是我从那书上学的。”
这个年代的“神童”太多了,五六岁写诗孩子都有,她倒不担心徐老爷子将她当成天才来看。
“竟还有这样的书?丫头,你还留着吗?”徐老爷子一激动,菜都忘了吃,还是徐素素懂事一些,看自家爷爷碗里没了鸡肉,连忙夹了一块送了上去。
安月有点心虚,道:“爷爷,那书还是好久以前的事,有一次我看书的时候被齐氏发现,拿去塞进火坑烧锅了,可惜不少好书呢!”
安月厚着脸皮将事儿推到了齐氏的身上,但她说的也不全是谎话,以前的安钩月的确是认识几个字,家里也有些书,后来安烈一死,齐氏二话不说将书本拉近了火坑,不过不同的是安钩月对那书也没有多少研究,而那些书多半是些四书五经还有女诫什么的!
这世界奇怪的很,明明与前世的古代不同,但有些重要的文化却分毫不差,比如四书五经、孔子、老子这些都是存在的,当然,他们存在的背景不同,更是出现在很久以前,似乎形成了一种传说。
徐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没了多少味道,“疯婆子!简直就是泼妇!竟然连书都不放过!”
“爷爷,你和她置什么气,事儿都过去好些年了,那些书烧便烧了,里面写的东西我多半是记得的,还怕什么?”安月嘴角抽了抽,相比前世那些年轻人骂人的词汇,老爷子的措辞真文雅!
徐素素也点了点头,帮着老爷子顺了一口气,“爷爷,齐氏撒泼您又不是没见过,十里八乡谁没在她嘴下吃过亏?您安稳过您的日子,如今妹子既然被分了出来,就老实的和我们一起过就是了,以后见着齐氏躲着些,还能再给她撒泼的机会吗?”
这话安月倒不赞同,她早晚要收拾那个齐氏的,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也是,那样的人……”徐老爷子顿了顿,“哎,这些年,苦了丫头了。”
安月心头一热,笑道:“爷爷,现在我这不是挺好的,每天都有肉吃,还有素素姐和铁柱哥帮忙,小日子过的红火着呢!”
徐老爷子一看,日子是不错,安钩月来这之前,那每天吃的几乎都是清炒的一道素菜,可自打她进了门,顿顿都是野味,一般人还吃不到呢!想着,老爷子又记起了村头那座桥,担忧的说道:“丫头,跟村长说好的日子都过了一多半了,修桥的事还一点都没做呢!等到期的时候哪来的一座新桥交出去?”
安月不急不缓的帮着老爷子盛了一碗汤,才说道:“爷爷,我正要跟您说呢!明天卖了土豆恐怕又有一笔不小的开支,到时候便也不用担心我这保胎药的钱跟不上,我不是让铁柱哥明个儿帮我找几个工人吗?到时候帮我改好了货仓,再多请人开始修桥,其实要是银子够用的话,我还想让他们帮我修建一个冰窖。”
冰窖的事情势在必行,虽说这世上也有些天然的冰洞,但据说那些都是供那些高手练武的,谁也没想到将那些冰洞用到民生上面去,用来练内力?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