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民国历史的秦川还知道,今年底,蒋介石还会第二次第二次下野,让广州的汪精卫和孙科等人重新统一了国民党,直到次年上海1.28抗战结束后。
至于原因,倒不是广州的国民党汪孙一系的强大压力所致,从五月广州喊出“武力驱蒋”口号以来,广州方面实际上并不敢就和刚取得中原大战胜利的蒋系立刻就兵戎相见,靠着广东的陈济棠的十几万弱军,再加上实力大为受损的桂系军队,失去了北方阎锡山和冯玉祥的策应,所谓的武力讨伐只能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自己给自己壮壮声势而已。
现在的蒋介石掌握着南京国民政府的绝对事权和军权,又控制了长江中下游这片中国最富庶的广大地区,军力强盛,财政稳定,断不是两广势力可以撼动的。再加上秦川这只蝴蝶的介入,把广州国民党政府在华北最强的军队——石友三军一战击灭,展现出了东北军精悍能战的面貌,广州方面就更不敢妄动了。
而且广州政府内部,由于派系林立,观点分歧严重,连汪精卫都隐隐有被孙科架空趋势。孙科是个志大才疏的人,完全是个权势动物,常以孙中山的天然继承人自居。现在他在两广军阀的虚假拥戴之下,志得意满,对眼下的局面满意的不行,自守称王的倾向越来越重,也不愿轻启战端,这万一打碎了自己南方称王的美梦,反而不美了。
真正导致蒋介石下野的原因,反而是他在华北的契弟张学良给他惹的祸。在原来的9.18后,张学良看到关东军毫不客气地抢占了东北大部分,根本就不是他最初判断的小规模摩擦冲突,完全是有预谋的战争占领,醒悟过来的他,赶忙急调关内的东北军主力回师东北,占据锦州一线布防,准备反击日军。
9.18事变后,全国抗日民意汹涌,已经容不得南京和广州两个政府为了自己**内部的法统相争而置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于不顾了。南京和广州两个中央,只得顺从民意,暂时休兵罢战,摆出共同对敌的姿态。但不争气的张学良和东北军,畏惧日军,深怕自己实力受损,不顾蒋介石严令坚守锦州,争取在国联介入调解中争取有利局面的计划,不发一枪,就擅自从锦州撤军,逃回关内。这下,作为指挥反击日军侵略的最高长官蒋介石,立时就被广州的汪孙势力攻讦,内外交困之下,只能以辞职谢罪,再次下野。
老蒋一去职,这下就轮到广州的孙科上台掌权了,党统之争也就没了由头,国民党内部就不再为此征伐了,算是解决了党内团结的问题。上海这个财赋重地的卫戍部队也换成两广的军队——蔡廷锴的19路军了,所以上海1.28抗战的初期战事,就成了两广军队以一军之力,独力抗击优势的侵华日军了。
孙科这个庸才,一上任就接手了大洪水救灾和上海抗战几件棘手的事情,立刻就现了原形。既调不动19路军身后的中央军增援抗战,又拿不出资金应对战事和灾后重建,左支右绌,狼狈不堪。拥军甚众的蒋介石和理财专才宋子文离开中央,各地军阀没了镇压,净干出些截留税款,割据自肥的龌龊勾当,最后致使前线战局糜烂,不能竟全功。
之前曾在党统之争中,还和孙科和衷共济的胡汉民、汪精卫等党内派系首脑,这时也纷纷在背后给他插刀子,使绊子。孙科自己只有羸弱的广东空和海军支持他,不论在党内还是在军内,都显得孤掌难鸣。最后,在蒋汪两人背后串谋下,灰头土脸地下了台。
林森这个中间派当了国民政府布偶般的主席,实权方面,行政归了汪精卫(行政院长),军权归了蒋介石(军委会委员长)。由于军委会在法理上只对国民政府负责,而不对国民党负责,林森怎么可能驾御住拥兵自重的蒋介石呢,所以就养出了蒋介石这个军事强人怪胎。他作为军委会委员长独揽军权,名义上只接受毫无实权的林森的领导,私下却把手毫无顾忌地伸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别人再难制约于他了。
秦川现在就处在这场国民党内斗引起的大变局当中,虽然他清楚这场政治斗争的前因后果,也明了各派的优劣长短,可怜他却没有影响和改变这场争斗发展演进的力量,空顶着一个军界新星的名头,徒呼奈何而已。
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选择站队,利用自己现在掌握着大量救灾物资的优势,选择站在今后胜利者的一方,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什么是当下自己一方最大的利益取向呢,那当然就是取得主政山东的机会。只有获得了山东的军政控制权,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抗战局面。
选择哪方呢?自然不可能是广州那些文人党棍了。别看这些人最后暂时取得的驱蒋的目标,入主了最高权力中枢,就是秦川倾全力帮助,也不可能改变他们最后下台的结局。何况,自己在华北,可是歼灭了他们的生力军石友三部,这已经和对方接下了梁子,芥蒂一旦形成,那帮小肚鸡肠的政客,绝不可能轻易放过他的。
国民党是个建党思想十分落后的政党,这首先表现在政治信仰的缺失。严格地说,这个党的政治信仰很空泛无物,所谓的三民主义,停留在口号上的意味更重一些,甚至有很原始的历史乌托邦的味道。其中民族主义就不说了,就是简单的“驱除鞑虏,光复中华”,这在满清灭亡后,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了。民生主义解释成“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不仅有很严重的乌托邦空想,也是简单的手段取向而已,根本谈不上是治国大政主张。纵观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统治,他们也从没有在这几方面做出任何呼应其主张的施政举措来,也无决心改革或革除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反而使得土地兼并严重,买办财阀横行,民不聊生,最后被推翻。至于民权主义,就更是个笑话了,在国民党执政的60余年的过程中,这个党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就根本没有推行过真正的民主。
再者,就是这个党组织度很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章程。他们更像是明末时期的东林党,除了少数的创建者外,其他被拉来入党的,不是有地域、阶层名望的人,就是一些抱着钻营想法的投机分子,根本不以政治信仰要求党员,磨砺党员队伍。大家心怀不同的打算,聚在一起,不争权夺利才是怪了的。这个党就是后来到了台湾,也是内部龌龊不断,最后被***这一帮街头政治家打下台来。
所以说,要选择站队,与其选择这帮党棍共谋大事,还不如选择一个军事强人来得可靠。蒋介石虽说有各种的恶行,但他毕竟还有一个民族主义者的风骨。在外敌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抗争,并且在十分绝望的境地,仍然坚持不妥协。光这一点,就和秦川他们的意愿是一致的。因此站队南京,支持老蒋,就是当下合理的选择了。
从可行性来看,有了秦川他们的介入,至少918事变时,东北不会丢的精光,还有可能抢出大量的人财物力,内迁到关内重建,不使中国失血太多。如果东北军给力,就能初步建立较为稳固的华北防线,把日军的铁蹄挡在关外。这样,老蒋就不可能被迫下野去职。
二是,利用这次赈灾过程中集中的大量廉价劳力,加快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开放区建设,一旦引入了一些国外资本进驻,投鼠忌器之下,日军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进攻上海。
以当前的计划进展情况,秦川有信心让日本人在将要发生的918事变中,图谋轻易占领东北的计划鸡飞蛋打,并且发动舆论战,极度矮化和丑化日本国的形象,让他在全球范围内陷入孤立的局面。如果在此情况下,日本人还要弱智地继续攻打上海,中国甚至可以直接放弃上海,来挑动英美等国武力干涉或者经济制裁日本,面对中国开放的巨大市场,日本人断人财路,就真的和欧美结下了杀父之仇了,到时有的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