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_重生之玉扳指_奇书网
返回

重生之玉扳指

首页
第22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他们老兄弟见面,干嘛喊上我呀,他们那几位加起来一个零头都比我大,我去能有什么说的,不去。”

秦非倒了一大杯水灌进嘴里,“舅舅应该去,多听听老一辈学术家的经验之谈啊。”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我爸你姥爷说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这次去得商量商量你个小人精的上学大事!哈哈哈”俞海钦笑得没心没肺,想一想这个妖孽般的小外甥跟一群小屁孩打混,那是何等叫人快意的场面啊。

“啊?”

秦非终究被拖上了车,到了吴君山家里,项佛来和俞正飞六个老兄弟坐在八仙桌上,胡瑛都没上桌,俞海钦把人送到,只是朝里面喊了一声,就开着那辆李陵龙不知道从哪里给他弄来的军车,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秦非走进去,自然是点头虫一样,“吴爷爷,印爷爷……奶奶,姥爷好。”

俞正飞指了指桌子上最后一个座位,秦非也没有推辞,爬了上去,跟项佛来坐在一条凳子上。这里面,只有印江是没有见过秦非的,这时候见着钟灵毓秀的小秦非,乐呵呵地和俞正飞说道:“一看就知不寻常,蛟中龙种凤中皇!”

秦非只有“嘿嘿”两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拌皮蛋放进嘴里。项佛来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这点儿可不多见绿叶的,多吃点。”

一伙人吃了几盅酒,说了一会儿话,还是印江把话拉到秦非头上,他是沪江大学的教授,对于孩子的教育的事情比较看重。

“小非没上过学吧?”

“没有,但是爸爸在世的时候教过三字经和千字文。”这是实话,秦仲越早前在世的时候,确实教过这两本启蒙读物,说来八十年代人们还没有被横流的物欲变得那般功利,像秦家和俞家这种门第,三字经,千字文都是必学的,效果,应当是比幼儿园好的。

印江点点头,“听你姥爷说,小非还捡过一次乾隆奏折的漏,应该是自己学过一些东西吧?知道大概是在什么水准么。小学几年级的样子?”

秦非这一路来早就想过了,上学的事情若是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意思,倒是上辈子没上过的大学可以去经历一下,不过这个年纪,也没人答应自己去什么大学。倒是不如和姥爷还有吴爷爷这种老一辈学者学学国学,然后找人学学英文,俄文的。其他时间倒是可以多看些书。而且各种事业提早展开,他虽然还不用多做什么,也要牵制一部分精力了。

“印爷爷,我不想去上学,我想跟姥爷学国文。”

“学国文?”这下子,几个老人家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了。

“可惜算术也很重要的。”王襄这时候说了一句。不过边上的董作冰却是意见不同,“我看学国文就蛮好的,算术只要会算个加减乘除,认识个数就差不多了。”

吴君山望了这俩一眼,轻咳一声,老大哥要发话,几人都不再开口,“小非,吴爷爷知道你聪明,但是好的天赋也要学习才能体现出来,你对国文有兴趣,这是好事,不论是你姥爷,奶奶,都可以教你一辈子学不完的东西。不过,其他的学科也是很重要的,你要做生意总要回算术吧,此外,国家要开放,还要学习俄语,英文,对吧?这些都要学校才能学到的了。”

这些老人家对自己的事情这么上心,秦非心底是极感动的,只是这涉及到很多的安排,却是不好听他们的,“吴爷爷,其实我已经学过算术的。”

ps:书页已经变a了吧,请大家支持下哦,话说又得多求一个打赏,推荐打赏收藏,囧,谢谢。

第四十一章奇石

“哦?”印江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全都看向俞正飞,“俞老弟,你这可没跟我们说过?”

俞正飞这时候一脸苦笑,连连摆手,“我哪里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的,不过,他既是说学过了,只怕确实是够用了。//我的意思是依他吧。”

“俞老的意思当是不错的。”项佛来在秦非头上拍了拍,这群人里面,还是项佛来对秦非最为了解,甭看项佛来并不说什么,其实对秦非这个秦家独苗素来关注,许多事情都没逃过她的眼睛。自然比俞正飞还要对秦非的话有信心。

旁的五人连带胡瑛瞧着秦非的两个大家长都说了,眼里异彩连连之外,也就不说了。而是转向怎么让秦非去学习国文和外语。

“你们要是舍得,不如我把他带到沪江去,沪江大学的王启文先生可是国学泰斗。保证给你们教出一个小学究来,哈哈哈。”印江抿了一口酒,看向秦非说道。

“难道北京还找不到老师了,印老哥这话我可不同意。”这自然是最小的马愈开口了,天下才十斗,京城占其八,虽然只是借用的一句话,却也足以说明事情了,京城大学的国文那是无可争议的国内第一,以马愈能耐,要真是托一个学术泰斗来教这个小秦非,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一开始,对方铁定会说他开玩笑了。

这一群老头老太说的热闹,一桌子菜都没怎么动,秦非却是一脸大汗,要真是被送去某个大学,身边都是大孩子,那也是够头疼的一件事,而且偏偏这事他还插不上嘴。

“好了好了,小非再怎么聪慧,这么小给送到大学去,也得被人当怪物。”吴君山看着几人越说越来劲,跟俞正飞对视一眼,赶紧出来收拾场面,“我倒有个主意,徐儒成先生,你们知道吧?”

徐儒成先生,原本是京城大学的教授,解放前就是青年学术权威,如今已经七十有四了,特殊时期从学校退下,婉拒了京大的回聘,一直在家里做学术研究和颐养天年,和沪江的那位王启文先生,都是国学大师,驰名海内外。这么一个人,这里的七八个人自然都是知道的。

“徐先生和我还是有一些交情的,他们家大儿子今年回调北京任职,七岁的小孙女也要回来,他之前还跟我说过要开私塾教小学生,我看把秦非送过去和那个小丫头一起学嘛,徐先生的学术功力和教学水准都是国内顶尖的,小非过去也正合适,不然要是一个一般的,可能还真交不了你呢。”这最后一句自然是同秦非说的。

徐儒成!

吴君山这么一说,秦非自然知道就是这么定了。接下来,大家又和秦非说了说徐儒成的一些事迹,譬如攻读列翁《战争与和平》,几乎能倒背如流。又如年仅二十有余,就曾写过文章与当时的学术权威论道!并一举成名,被举为青年学术领袖!如此等等。

秦非这才晓得这些老人家给自己找了个什么人做师傅。不禁大是感动!

其实秦非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座这些,抛去领域不谈,就以成就和贡献说,吴君山和印江,还有俞正飞几乎都不比那位徐先生逊色,其余几人,研究面虽说略窄,以至于不能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成就也是一点不逊色的。

现在众人所在的这一间房子对于文物鉴赏,考古,文物保护,历史这些门类的从业人员,几乎与学术圣殿无异!

这一顿饭之后,秦非的自由时间开始进入倒计时,这次文物大会一结束,吴君山就会带着他和俞正飞去拜访徐儒成,没有意外,秦非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