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战飞点头称赞。
进行规划之后,太守派了官府的两百名工匠,又在民间招募了几百名工匠,就开始干了起来。
工地上,工匠们挑土,挖石头,开凿岩石,忙的热火朝天。
左战飞吩咐,工匠们干的都是辛苦的体力活,工钱都要按时发下去。所以,虽然他们忙的很辛苦,但是都干的很卖力。
左战飞又吩咐下去,当地的青壮年,可以自愿到工地上干活,发给他们工钱。
当地的老百姓都一呼百应,积极响应。
又能挣到银子,又能解决干旱的问题,人人都是受益者,所以大家是非常积极。
这一天,左战飞来到水渠修建工地,只见这里干的热火朝天。
工匠们有的挑着筐子,筐子里都是石头和土块,有的工匠在开凿挖石头,有的在清理土方。
他们个个忙的汗流浃背,都是都是干劲十足。
附近的老百姓有来帮忙的,有来给工匠们送绿豆水的。
庄稼人纷纷说:“这下有盼头了呀。”
“这以后能引水灌地了。粮食不用愁了”
左战飞巴不得这水塘和水渠一两个月修好,但是这些不是小打小闹,不是一天一个月能建成的。都需要时间。
所以左战飞经常和太守以及欧阳鹏一起去工地现场,在那里转转看看,协调人力,物力和银子。
左战飞发现,欧阳鹏很擅长这山川地理,水文气象,对原有的水渠地点都非常清楚。
欧阳鹏的计划是:将这些新旧水渠连接成网。还计划用山泉水作为水渠水源的一种。
此外,欧阳鹏在这后勤保障方面相对有一套,周转乾坤,统筹工地的工具粮食,左右周旋,既调动了庄户们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工地上工匠的积极性。
左战飞对欧阳鹏说:“先生擅长这些,你尽管放手干,我相信你能把这些干好。。”
欧阳鹏拱手说道:“多谢六皇子信任,我将殚精竭虑,尽我所能。”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欧阳鹏不负众望,把这错综复杂的事务安排的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这也减轻了左战飞的不少压力。要不然,这错综复杂的事情可真能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几个月之后,水渠终于修好了,水塘也修好了好几座。
水渠修好之后,欧阳鹏将固仑山上的泉水、溪水引入水渠。
水流潺潺,清澈的泉水、溪水就这样流入了水渠,庄稼人奔走相告。
很快,这原本干旱的地方就变成了沃土。
在这里的人有了盼头,离开的人想着返回。
慢慢地,投亲靠友的人也陆续回来了。还有不少人其他地方的人跑到这千里沃野安家落户。
这一天,众人在署衙之中,左战飞喊高成:“高成,给太守和欧阳鹏先生记功。他们把旱地变沃土,他们都有功,将来我要论功行赏。”
高成说:“是。”
之后,高成取出功劳簿,先写了几个字,又画上了几道杠杠。
太守和欧阳鹏都拱手谢过左战飞。
左战飞不由得想起来汉高祖刘邦的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左战飞觉得,刘邦的话确实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