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孟子诞辰,才子佳节。_长生武道:我在大内苟活三千年_奇书网
返回

长生武道:我在大内苟活三千年

首页
第21章 孟子诞辰,才子佳节。(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翰林院,太祖皇帝初置,宫廷供奉机构。安置文学、经术、卜、医、书画、弈棋人才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并与科举接轨。

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乃至地方官员的试金石。

在整个王朝当中都拥有着举轻若重的地位,朝中众多大臣都与翰林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衍生出想到当官,翰林院就是你必不可少的一道坎!

这也使得,翰林院士无论身具才学品德,依旧没有实权。

巍峨山脉,高耸入云!

寒流从北方吹袭而来,令高山遍地染上皑皑白霜,枯木挂着冰凌,可想而知是有多么寒冷。

而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山腰处,两道身穿锦衣玉服宛若贵族公子,唇红齿白的青年,正在爬山。

尚且处于半山腰,四周一片白茫茫,脚下更是湿滑稍不小心很容易翻下。使得易千源从上山开始就搀扶着玉儿,毕竟“正气”这玩意儿可不能强壮体魄。

那拥有七品修为境界,玉儿依旧还是个普通人。

“翰林院不都是一群老学究嘛?天天爬这么高的山,要是半路上老寒腿发作了怎么办?!”

一旁俏脸微红的玉儿眼睛瞪了过来:“你以为翰林院的院士每天都要下山的吗?”

“再者而言,儒家先圣荀子有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必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所以翰林院这才建立在群山环绕间,目地也是锻炼学士们的体魄。”

易千源嘟囔着道:“怎么跟释家苦行僧似的,还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被饿得晕头转向了,那还怎么看书?”

“好了,别抱怨了!你要是走不动了我们就歇息一下,正好前面有个亭子。”

易千源当然不需要休息,只是看着玉儿脸蛋红晕,还是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来到亭前。

亭前遍地白皑皑,砖瓦四周都染上厚厚的白霜,看起来好似下雪了一般!

可就是如此这般天气,此刻亭中却坐着至少二三十人歇息,亭子中央还有一团篝火给予众人取暖。

这些人都是穿着儒雅长袍青年,有人装扮华贵透着谦谦君子身旁有漂亮侍女恭候在侧,有的背着箱笼风尘仆仆,衣袍打着补丁,脸色被冻得发白,依旧捧着书卷读书朗诵。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走入亭子的玉儿易千源吸引了注意力!

其中几名公子哥携带女眷,更是眼泛桃花,顾盼生辉。

“这两位穿着打扮,不似寒门!长得如此俊俏究竟是谁家的公子?”

“不清楚,待我过去招呼一声。”

一名身材匀称,模样刚毅带着好奇的青年向着易千源两人走来,行礼致意:“小生姓苏,名方域,表字朝宗,江左惠州郡人。夷门谱牒,梁苑冠棠,先祖太常,家父惠州县令……见过两位兄台。”

青年开口,亭子四周众人纷纷望来,眼底均有惊奇。

哪怕是易千源都被眼前贸然上前家伙,喋喋不休一番话给愣住了。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拉拽着玉儿率先开口:“小生易姓,名千源,表字俊凯,洛城人士。”

说到这里,易千源没有再像对方那般说下去,而是改口介绍身旁玉儿:“这是舍……弟,小雨,暂无表字。”

这是古代,双方相见介绍身份都是有学问在里面。

就比如眼前的苏方域,对方不仅仅介绍了自己身份,更是直接把自己族谱拎了出来,先祖“太常”乃是九卿之首,不过到了他父亲这里却只是“七品县令”不过到底也是士族。

从四周投来羡慕眼神,至少在人群当中还算显赫。

苏方域眼神暗动,随即追问道:“兄台可是洛城易家?!”

洛城同样也有易家,虽位列下品士族,但是在这京城“洛城”一亩三分地,也绝对比他“惠州苏家”更加显赫。

易千源含笑摇头:“并无关系!”

说着,他便直接拉着玉儿冰冷的小手,径自来到一旁篝火堆取暖。

其实如果不是这丫的,大张旗鼓跑过来自个儿在那囫囵吞枣,易千源压根懒得理会他。

场面似乎有些冷清下去。

对方见得易千源离开,倒也没有如何表现,而是很快回到友人身旁,一边笑着探讨学问!

“这翰林院似乎还挺热闹的,难道以往也这么多人吃饱了撑着来爬山的吗?!”

玉儿抬头古怪看着易千源:“今日是孟子诞辰,翰林院有赏月晚会,各地才子都会到来,更有翰林院士出题,若能答对甚至还能被收入门下学生。”

“孟子诞辰?!孟子他老人家不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有诞辰吗?!”

“佛教那些个虚构的菩萨佛陀,不也都有诞辰花灯节。为什么孟子圣人诞辰就不能有祝贺呢?”

这会儿玉儿则是完全翻起白眼:“这都是夫子曾经说过,你不会都没认真听讲把!”

“谁没事会记他老人家诞辰时日啊。”

易千源挠了挠头,随即看着亭外天边阴云幻聚幻灭,原本被掩盖的太阳显露出云层,露出灿烂金色曦光沐浴大地,给这个雪白的山脉镀上一层金辉。

“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

有阳光多少能驱散几分寒意,不仅仅是易千源等人选择在此刻出发,还有其他歇息的书生,也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发!

…………

临近午时,易千源终于来到了翰林院!

巨大的别院遍地钟楼殿宇,墙面古藤缠绕,绿柳周垂,三面垂花门楼,殿宇周立。白皑皑霜雪点缀,石柱上悬着“翰林院”匾额,整个学堂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

“人可真多!”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