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许文山。”
老二——“许文海。”
老三——“许文川。”
四妹——“许玉娇。”
五妹——“许玉柔。”
小六——“许文全。”
看着孩子们在地上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王淑英是有些感慨的,不得不说自己这个未见过面的“丈夫”,对着几个孩子还是很爱护和用心的,从这名字里就不难看出。
不过可惜,如果一辈子生活在这村子里的话,这些好听的大名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几次。
儿媳妇张氏那边就不那么顺利了,她是知道她的大名叫张兰,但是她爹娘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也都不认识字,所以她只能一脸难为情的抬头跟婆婆说明白:“娘,我不不会写,儿媳没有学过认字。”
王淑英也知道,这种时代整个大周朝读书的人也不多,尤其这穷乡僻壤的乡村,多数都是像张氏一样的,大家都不怎么识字,能写出自己名字的就很了不起了。
原主的丈夫许大喜,还是小时候没事的时候,趴在村里老秀才的学堂窗边听了些的。那老秀才心善倒也没赶他,让他偷着听了一年。等到许大喜身量长高了,为了帮衬家里养活家里的几个兄弟,早早的进城去给人家做工,在主家刚好又有机会,学会了基础的千字文。
“儿媳妇,莫要放在心上,你且随着我看看他们考吧,回头娘都会教你的。”王淑英拉着张氏的手给她拉起来,让她跟在自己的身后。她看出了自己的这个大儿媳总是过于敏感自卑了,得好好的去引导她。
一个好媳妇可是直接影响三代人。
“来,接下来咱们就按照你们学过的《千字文》来考,从天地玄黄开始,能记得住几句就写几句,实在不会写的,就空着,把会写的字写出来就好。”
于是在接下来长达大半个时辰之中,王淑英和张氏就看到这六个人各式各样的抓耳挠腮和冥思苦想了。终于在几人都停笔许久之后,王淑英宣布了本次小考结束。
王淑英在每个人面前写满了字的地上仔细的检查,结果还真是大出她所料。为什么呢?居然有人把整篇的《千字文》都默写了出来!整整一千个字啊!
王淑英按捺下自己忍不住好奇的心,按顺序从老大开始询问。
“老大写对了203个字,老二跟老大一样,你们哥俩不愧是心有灵犀的双胞胎啊,嗯?”
老大老二互相偷偷的对视了一眼,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害,其实是他俩刚才趁他娘不注意偷偷对过答案了。
“四妹写对了160个字,不错,很厉害了。”王淑英不理那两个偷偷搞小动作的大儿子,对四妹表示了赞扬。
她心里忍不住偷笑,就这点小把戏,那都是你老娘小学时候玩剩下的了。监考老师还能不知道哪个学生作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