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想到她娘想的那么远,老大当即表态:“我支持送老三去读书!老三这么好的脑子不读书可惜了。”
张氏没有意见,出嫁从夫,她男人都同意了,她能有什么意见。再说了家里是婆婆当家。
“老三行啊!我也支持,万一哪天老三考上了秀才公,咱是秀才公的哥哥,哥哥也跟着你沾沾光!”老二直接走到老三的身旁,兴高采烈的拍了拍老三的肩膀。
几个小的更没有什么意见了。
“小六以后,娘也是要送她去读书的,老大老二,你们想去读书吗?都是家里的男孩子,娘不希望对你们不公平。”王淑英还是把自己的担心挑破在前边。
听见这话,老大老二都认真的思考了下。
“不读了。娘,我都成家了,爹走了这么多年,娘好不容易把我们拉扯大,我和老二刚能干活养家了,怎么好把家里的担子还压在娘一个人身上。”
“我也不想读书,我坐不住。嘿嘿……娘,你啥时候要是有机会练个武啥的,我肯定第一个去!”被他大哥说的大家的情绪都下来了,眼瞅着小姑娘们都要哭了,老二赶紧跳出来打哈哈。
王淑英破涕为笑,还练武呢,整个清平镇,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正经教人练武的地方。自古穷文富武,习武不光是需要大量的银钱消耗,最主要的是师傅难找,多数都是家学渊源。
刚才让老大那么一说,王淑英真的是被感动到了,鼻子都酸酸的,她家这些孩子啊,真是不错知理懂事。
所有人都同意了,老三一直没发话。王淑英看他一直没讲话,开口问他:“老三,你有什么想法,直说。”
老三沉默了片刻还是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道:“我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也不想拖累兄弟姐妹们。”说完就低下了头,他之前听说过读书可是个很烧钱的事,束脩,书本,笔墨,哪一样都贵的很。家里有一个读书人,那都得举全家之力去供养,他不想因为自己让大家过的那么辛苦。
王淑英正了正色目光扫了一眼众人才开口:“来,老三你抬起头,你们大家也都仔细听好,今天的话我只说一次。”
“老三你说怕拖累大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你想过没有,若从你这一代不读书,单靠咱家那两亩山地,成天的为了温饱去着忙,是勉强饿不死了,那下一代呢?
还是站在同样的起点,甚至是更差的起点上继续在这个村里里为了口粮去浑噩度过一生吗?这就是对他们好吗?
且不说你能不能学出来,考出名堂,哪怕你多读一点,以后你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是不是也有机会多学一点呢?
你若真的能考出点名堂来,出息了,你能真的不帮衬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吗?”老三听着这话直摇头,他当然不会。
“还有你们几个也一样,孤木不成林。一家人只有同气连枝,克己复礼,守望相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须知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至于银子,老三,你忘了和娘去赶集的事了吗?”王淑英说完冲着老三眨眨眼。
多子女和独生子女是不同的,古代和现代也是不同的,虽然王淑英在现代是独生女,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在这个犯了罪都要连坐的古代,光自己努力,管好自己是不够的。
再说了,单打独斗哪有群殴效率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