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王淑英这么说,三郎也大概猜到了,也是,自己的娘本事大主意多,自家的日子定然是蒸蒸日上的。
“还有一份,是给郭夫子准备的,连同那五个木瓜一起,回头你便送与郭夫子尝尝。”
王淑英本来是打算多和三郎说会儿话的,可是心里记挂着王大夫交代的事情,她这会儿也不能够待太久。
“三郎啊,读书别太累着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啊,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自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三郎眼底淡淡的乌青,王淑英都不用问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成日用功,不肯放松自己。
王淑英最开始心里想的送三郎来读书,只是单纯的不想浪费他的天赋,埋没他的才华,若是他自己不愿意的话,她并不介意她儿子当一个快乐的农夫。
三郎大大咧咧的咧嘴笑着道:“娘放心,我不傻呢。”
“时候不早了,娘接了件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能多待了,你好好的,若是有什么事咱家每隔两天会来集市出摊子,若是寻不到人,你去百草斋找王大夫也行。王大夫你认识的!”
王淑英站起身来,对着三郎最后的嘱咐几句,雄大也跟着她一块站起身。三郎听着他娘的话,连连的点了几个头。
“回去吧,娘也走了。”
三郎背起家里给准备的沉甸甸的背篓,转身往后院走了。王淑英和雄大看着三郎进去了,也往大门外走去。
刚才三郎是正跟着徐锦堂和几个同窗一起在一块背书呢。突然被门房叫走,说是家里来人找,众人都很好奇,毕竟许文川来了这些日子,他们没听说过他家里有人来看过他,看他穿着朴素寒酸,读书又特别的努力刻苦,同窗们只当他是家里贫困,着急读出个名堂的农家子。
不过他们猜想的也没错,王淑英没来之前,怕是许家的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恶劣一些。
徐锦堂却是知道些的,他还记得许文川的娘,他娘长相端正面善,人也有礼有节,他在他家书斋见过的,人家婶子不过是问了几个问题,就大方的送了他们两盆菖蒲,那两盆菖蒲至今还被他老爹当成宝贝似的,摆在长风书斋最显眼的桌子上呢。
看着许文川回来了,还背着个背篓,徐锦堂赶紧的凑到了他面前,踮起脚,一把的搂过了许文川的脖子。
“许兄,咱家婶子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你可不能少了兄弟的一份儿啊!”
三郎笑笑:“等我先把给夫子的东西送过去,回来再说。”
说完便急匆匆的往夫子处去了,他还着急分完了东西好赶紧回来多背一本书呢。
周围的人光是听到他要给夫子送东西呢,不由得都面露鄙夷之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