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事情都交给了白氏和张氏打点。王淑英此时正跟着大郎一起,在门口迎接来的客人。
她婆婆许老太太,带着刘翠花,正大大咧咧的坐在院里最显眼的桌前。摆出一副当家老太太的模样,王淑英也懒得同她计较,左右别做的过分,她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扫她的面子。
因着今日是新房子上梁,所以席面的场地也是摆在这新房子的大院子里。也幸亏天气好,在外面吃饭倒也不会觉得冷。
农村的院子足够大,因着王淑英发现来了许多,在她预料之外的客人,她也赶紧的让五妹跑去告诉张氏,临时把准备的东西多做些,按二十桌的饭菜来准备。
厨房也是临时搭在这边的,有一个大灶,一个小灶。炒菜完全能倒开。至于主食的杂粮饭就去老房子的锅里闷。
为了今日的酒席,这些个灶具锅碗瓢盆什么的,还都是让雄大去镇上,把平时摆摊用的那些用车给拉回来的。
此刻张氏在厨房里紧张的忙碌着。今天的几道菜,实际做起来也简单。
昨天下午的时候,王淑英和张氏就把四喜丸子要用的大肉丸子给炸好了,酥炸花生米也同样的出了锅。
猪皮冻也在当天给熬了出来,只等着今天用刀一切,浇上蒜泥酱端上桌即可。???..
至于小葱拌豆腐,家常凉菜,这两道菜也比较简单,让人把配料都切好,张氏给放好调料,交代别人拌匀即可。
熘肝尖是快手菜,猪肝已经提前的泡上了去去血水,这个一会儿四妹就帮她切好了。猪肝不能过火,所以这个菜适合一会儿用小锅灶,放到最后快进快出。
剩下的需要用大锅的菜,也就仅仅只剩酱焖河鱼和酸菜血肠汆白肉,而这两道菜恰恰也是张氏做的最熟练最拿手的了。
最后就只需要调好汤汁,把大肉丸子回锅炖上那么一刻钟,撒上香菜装饰出锅,四喜丸子也就好了。
那道豆腐肉丝木耳蛋花汤,是饭前开胃的,所以张氏一会儿只需要早早的给它熬好,盛到大桶里放着即可。
这几道菜而已,对于此时的张氏而言,简直是手到擒来。不过有一个人,站在厨房外边,看着里面一番操作得心应手的张氏,心中倒是大为感叹。
王淑英也见着了对方,上前招呼。
“亲家母,怎的不去坐着歇歇,过来这一趟也不轻松。”
眼前这人正是,她大儿媳妇张氏的娘刘月娥。
“哎呀,亲家母,你一大早上就安排了二郎驾车去把我们接过来,这一路都是牲口走着,我们可是享着福嘞,怎的会累着呢。”
不过这会儿张氏正忙,她现在过去也插不上话,所以也就跟着王淑英到院里歇息了。
今天十里八村来的人不少,王淑英早上安排雄大带着二郎,去把张氏一家和她自己娘家的人,都接了过来。
他们家到底也就这两门姻亲,至于许家的人,都是在一个村里住着,也用不到派车去接。
看着刘月娥到了,那想必她的娘家客人也到了。王淑英安顿好刘月娥,目光便四处寻找起自家老爹弟弟的身影。
他俩没找着,倒是让她看到她那令人生厌的三叔母,和她弟媳妇。对方作为长辈,甭管人家怎么待她,在面上她都不能怠慢人家。
“三叔母,一路过来辛苦了。弟媳,快过去坐下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