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粮记 第129节_荒年囤粮记_奇书网
返回

荒年囤粮记

首页
荒年囤粮记 第129节(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第140章重逢

  竟会再次遇故人

  出城门时,木槿不禁感叹江梁城就是个吞金窟。

  江梁城坐北朝南,若想不用绕道从官路走到南方,必须经过江梁城,否则等着东跑西跑把自己绕迷糊吧。

  出城时,守门官兵见车队里家家满载粮食,十分眼馋。

  像百户或捕头衙役尚好,他们不用种地,好歹有官府发的大量饷银,普通的兵丁即使有饷银,也没办法养活全家,照样需要家人耕田种地从而维持温饱。

  外头的土地早已没办法耕种,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可粮食却逐日减少,怎能不令人心慌。

  见到对面运粮食的车辆排成恁长的一串,好些人居然动起歪脑筋来。

  有在上峰跟前得脸的兵丁跑到百户身旁撺掇要些好处。

  “咱们不贪他银子,弄些粮食下来给兄弟们过过馋瘾总成吧。”

  百户听见,狠狠拍打他的后背:“你小子净想鬼点子,这世道谁不晓得粮食比银子更珍贵,不过嘛……”

  他觉得下属的法子可行。

  能通过重重阻碍带粮食走到此处,肯定有点手段,不提旁的,单说守北门的那群人,最为贪婪,若没有点后台手段,恐怕能把你的血给吸干净。

  所以意思意思给自己谋点好处就成,别过分,知州不是常说过犹不及嘛。

  王宝兴将之前那人给的的文书递给他。

  “李百户特地嘱咐我来找您,这点银子不成敬意,官爷您拿去买酒吃。”

  江梁城内群龙无首,各方势力乱斗,连几个百户之间也各自有派系,守南门的人与后头负责安置灾民的李百户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倒肯给他几分薄面。

  当然,给兄弟面子归给面子,到真金白银上来,亲兄弟都得明算账,更甭提所谓的拜把子兄弟了。

  王宝兴知道车队里粮食多招人眼,所以拿出锭十两的银子给他,只盼能够顺顺当当过去。

  若没有底下兵丁起哄,他说不准真的看在兄弟的情面上让人过去,然而如今胃口早被吊起来,哪能够让到手的鸭子飞掉。

  他与王宝兴说了许多有的没的,中心思想自然是要粮食。

  王宝兴当然不愿意给他。

  乱世里银子可以慢慢积累,粮食却直接决定你能不能活下去。

  他看出来,江梁城官兵的胃口不小,若真的松口,可不是几十上百斤粮食的事,到时候得被人扒下层皮来。

  木槿跟王宝兴想法差不多。

  与现代的职场类似,从项目上拿到奖金,肯定不能让领导给独吞,就算领导拿大头,下头的组员也得分上些,不然人家白出力气了。

  而在南门守城的官兵有上百人,每个人怎么也要十斤往上吧,少了人家可能会恼羞成怒埋怨你打发叫花子。

  所以不能开这个口,开了之后就要少几千斤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

  王宝兴悄悄凑到守城人耳朵旁边:“官爷,想必您也清楚守北门那位的性子,我们能从他手底下全身而退总不能因为人家心软。”

  他当时和李百户套了挺多消息,明白几个百户之间明争暗斗的关系,加上他又不打算再回江梁城,自然不怕得罪人。

  王宝兴说的话,就差告诉人家自己有后台。

  他将自己的童生文书拿出来,说了与上回同样的话:“我是延庆三十八年的童生,带粮食去投奔在栗阳府做通判的同乡,车队里头就有他家里人托我给他带的粮食衣物,也请官爷给我们几分薄面,到时候我和同乡都记着您的恩情。”

  王宝兴的谎话越说越溜。

  至于那位做通判的同乡,被他知晓自己编织的谎言也没关系。

  此时人们极其重视同乡之谊,做官的有乡党,做商人的也有商会,人们在外头普遍会照应自己人。

  王宝兴的做法被人家知道,对方顶多斥责他或者不与他来往,却不会豁开面子治罪。

  通判属于正六品官阶,在京官眼里不算什么,在低阶官吏看来却属于得罪不起的大官。

  那人听闻之后瞳孔一缩。

  他没有做同知的远房亲戚,累死累活二十年才做到百户的位子上,最明白不能得罪人。

  王宝兴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和栗阳府通判的关系,但他手里的童生文书总没办法作假,那人再不敢怠慢,连说对不住。

  既然人家已经递过台阶,王宝兴见好就收:“我知道官爷们的辛苦,世道这般乱,平白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

  说着,他又往对方袖子里塞上块银锭子。

  前前后后用掉两刻钟,木槿等人才得以出城。

  等走出两里地,族人们纷纷开始抱怨。

  “狗娘养的,也不怕撑死他!”

  那群人的胃口属实太大,若非族长随机应变,恐怕大家又要出回血。

  木槿回望城楼。

  因为距离越发远了,城楼不断缩小,直至缩成个小黑点再也看不见为止。

  他们的速度不快不慢,而且北方又接二连三闹灾,往后过来的灾民只管更多,照江梁城的做法,迟早要出事。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