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有一柄短剑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象征物。围绕着这一柄短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悲欢离合,而这柄小小的短剑就是“中正剑”。
“中正剑”是民国时期蒋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战役中,由于部分军人因丢失阵地、重伤等原因而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柄剑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期,保守估计“中正剑”的产量也不下百万柄。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蒋就在庐山开办了军官训练团。由军训团团长陈诚发给每一位毕业的学员一把镌刻着“蒋中正赠”的短剑。关于此剑的用途和意义,蒋直言不讳地说,凡与红军作战必须勇敢杀敌;如杀不尽敌人,打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就要用此剑自杀,绝不当俘虏,即“不成功,便成仁”。
甚至当国民党败逃台湾后,蒋选拔侍卫人员时,更是变本加厉对年轻人进行残酷训练,甚至强迫他们回答“当“总统”和你的父亲同时受到生命威胁时你将如何选择”这样的问题。而一旦成为了蒋的侍卫,他们便要绝对服从他的意志,生要服从这意志,死也要服从这意志。当然,蒋也为他们装备了“成仁”的“中正剑”,要求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用年轻的生命去换取“总统”的人身安全。
抗战之前国民党官佐都系宽边十字武装带,将级军官在十字武装带上悬挂“中正剑”,起初可以说是一件时髦的装饰品。但是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接受了美式装备,军服改变了,十字皮带淘汰了,这件装饰品也无处可悬挂了,于是成了古董。
在众多的“中正剑”获得者中,既有雄踞一方的各派军阀,也有出身嫡系的黄埔将领。而这些人对于“中正剑”的态度也各不相同。积极渴望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亦有之。张灵甫、张治中、杨虎城、孔祥熙、何应钦、韩复榘、顾祝同、阎锡山、何键、刘湘、马步芳、陈仪、刘建绪、马鸿逵、宋希濂、关麟征、黄维、卫立煌、何基沣等许多人都获得过这柄所谓的“荣誉之剑”,而“中正剑”也伴随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
起初这柄剑只授予称呼他为“校长”的黄埔门生,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蒋为笼络人心,凡少将以上军官,不管什么出身,都赠送了一把“中正剑”。尽管如此,用此剑自杀的黄埔军官仍是屈指可数。较为知名的自杀将领不过张灵甫、邱清泉、黄伯韬寥寥数人而已,而就是在这些自杀之人中,绝大多数也不是使用此剑,“成仁剑”可谓有名无实。
正文第二十二章荒诞的巧合
董凡端详的看了看,但是他不是玩这个的,但是从感觉上判断,这东西到也不假。只不过,上面篆刻的名字并不是姓别。
“这是我爷爷和一位兄长互相交换用来保存的,但是这么多年了,也没有那朋友的消息了。”别凡在一边给董凡小声的解释道。
董凡看了看上面的名字,姓方,忽然有个荒诞的想法出现在他脑海里面。
“我去打个电话。”董凡放下东西,神秘一笑,只留的摸不着头脑的别凡接过中正剑打量起来。
雷子不只是是个好司机,还是个好保镖,恰到好处的跟在董凡后面,保持着距离,但是有什么问题又能第一时间上去保护。不得不说,中国的侦查兵就是如此优秀,哪怕已然是退伍了。
“喂,方大哥,是我,董凡啊,呵呵!”董凡掏出手机给方力打了过去。
“呵呵,董老弟,可是想起我了,怎么,最近你过的挺不错的嘛!名声都传到天津咯!”方力还是一如爽朗的声音,不过,天津二字学着本地人的发音,明显就是带着揶揄了。
董凡只得苦笑,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道理,他在大学因为给兄弟起哄给系花写情书的时候就领教过了“方大哥,你可别笑了。不然,我可挂电话了!”董凡无奈的回道。
“董老板,可别。是不是有消息了?”方力在董凡的“威胁”之下,果断的转移了话题,语气虽然正常,但是听得不来带着些许期待。果然是爱刀的人,丝毫都没想过董凡找他有别的事。
“倒不是指挥刀,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想先问问方大哥。”董凡轻笑起来说道。
“行啊,什么问题,你问吧!”方力听到不到指挥刀,到也不失望,很是洒脱的说。
董凡点了点头,看来方力的性子并不如他的样子给人那么火爆,当下也不迟疑的说道:“敢问方大哥上辈可有在国民党从军的,叫方从戎的人?”
“没有啊!怎么问起这个了”方力似乎在思索着。
“呵呵。没事,我只是在一把中正剑上看到了这个名字”
“等等,中正剑。你确定是真的中正剑?我想想,我想想对了!我二大爷,对!我二大爷在黄埔读书的时候用的就是方从戎的名字!在哪看到得?”方力激动的大叫了起来。
也不怪方力,民国那会,换名字很正常的事。解放后,自然都用会了自己的本名,毕竟是参加过国民党的军队。加上方力压根就没见过他二大爷,也只是在父辈哪里听说过。所以,董凡先问起来的时候,他还真没想到,但是一说中正剑,他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思绪也就一下子打开了。
“真的!?”原本已经失望的董凡也大叫了起来。
其实,董凡见到方从戎的时候,就是不是在想和方力有关系。当然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姓方的都和方力有关系,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诞。他打电话给方力主要还是推荐这把中正剑得。
“你在哪?”方力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在天津,呵呵。”董凡能从电话里听出方力的激动,电话那头似乎传来方力碰到什么东西的声音。
“我也在,你在那个地方,我马上过去。”方力更是激动了。
没有理由不激动啊!
想想,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能从外面收藏到自己祖辈的东西,还是如此具有时代性的东西,能不激动吗?虽然这中正剑不是方力的最爱,但是依然有收藏价值,更何况,这还是当年自己祖辈的峥嵘岁月的唯一见证了。
当然了,前提是这把中正剑,真的如别凡说的那样,而不是恰好造假者也取了这个名字“方大哥,你先别激动,我也不敢确定这是真是假,你要过来可得做好心理准备的。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