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的泪流了下来,“为什么?婉儿,你为什么要用你的生命表示你向武皇的忠心呢?你为她背负上无数的罪名,你真的那样的爱她,甚至超过你爱自己吗?”
上官婉儿道:“我知道你猜到了,是武皇在临去上阳宫前给我的密令。她知道显不堪为君,她知道韦氏野心勃勃,所以她命我好好扶佐显,如果他真的不堪为君,她要我为大唐除去一个昏君。太平,还有比他更荒唐的皇帝吗?没有了,从三皇五帝开始,他是最昏庸的皇帝。”
太平没有说话,她流泪看着婉儿,婉儿笑道:“太平,你看我今天美吗?我今天要去见贤,你说他见我的第一眼,他会说什么呢?还是象从前一样对我诉说他对可儿的爱恋吗?”
太平道:“你很美,婉儿,你今天真的很美。”
婉儿笑道:“太平,你为什么连死都不让我见见延宁呢?在这世上,我这一生中,我只深爱过两个人,一个是武皇,另一个就是延宁,你为什么连最后一面都不让我见他呢?”
太平道:“相见不如不见。”
婉儿黯然道:“我是一个失败的女人,我爱的人,全都不爱我,不爱我的人,却永远围绕着我。”她对太平说:“太平,你走吧。我累了,我想休息了。”
太平道:“你还要什么话要对延宁说吗?”
婉儿道:“不用了。太平,我谢谢你,我知道延宁来,他也不会对我假以颜色,无论我对他说什么,对他而言不会对飘过眼前的白云更让他注意。太平,你走吧。好好的活着。”
太平对薛崇简道:“简儿,为婉儿吹奏一曲吧。让她安静的在乐音中沉睡。”
薛崇简扶她走出大门,坐在门外的地上,轻轻的开始吹奏太平最爱听的《风入松》,优美的乐音在静寂的黄昏显得那样的落漠而孤独。从洞开的大门可以看见,婉儿秉烛点燃了屋中易燃的一切,然后她坐了下来,平静的让火焰让自己吞没,太平泪流满面。
薛崇简停下吹奏,太平对他说:“简儿,我很寂寞,似乎一夜之间,我失去了一切,亲人、朋友、仇人,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真的很寂寞。”
薛崇简伸手握住她的手,“公主,我不会让你寂寞的,无论你在那里,我都会陪伴你的。我发誓,我以我的生命发誓。”
惠妃自到长安起,便知道了平儿,她从未见过这个经常被高力士和王琚提及的女子,但却知道她是李隆基的原配妻子。她常常看见李隆基对着月亮叹息,听到他一个坐在阴影里吹奏的乐曲,她明白他对她的感情。那种深刻得令她刻骨铭心的感情,她从未奢求从他那里得到过。她也明白他爱她,非常非常爱她,她在他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她对自己说,这样就够了,她心满意足。她竭尽全力的帮助他去夺取他梦寐以求的皇位。
现在,那个皇位似乎距他只有一步之遥了,当李重茂“病重”辞世后,相王李旦登上了皇位,他被立为太子,很快就会成为大唐的国君。
武惠妃觉得自己应该很高兴,但是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李隆基现在甚至比韦氏做乱的时候更为紧张。他频频的聚集人协商,似乎出了什么大事。
她隐约知道与太平公主有关,她知道这也是必然的,在平灭韦氏后,她曾经见过武延宁和薛崇简,在见到武延宁的第一面,她就知道他是绝不可能臣服于李隆基的,他的不屑和他的倨傲,她知道他将是李隆基的下一个敌人,她很喜欢武延宁,他的风趣与玩世不恭,他的才学虽然不及薛崇简,但也惊才绝艳,她很快就明白了为何有那么多的女子会爱上他,她也很快发现了他对太平的爱恋。
太平公主离他们很远,她与李旦坐在一起,只能远远的看见她淡青色的纱衣在夜色中飞扬,但武延宁却时时的转头去看她,只要看见她的轮廓,他眼神就变得温柔无比,脸上的神情写满了无法言说的柔情。
惠妃在心里叹息,她知道他一旦与李隆基为乱,那他最终的结局只有死亡,她并不希望看见武延宁死,她也喜欢武延宁,象一个朋友喜爱另一个朋友一般,但她把这种喜欢放在了心里。
开始时,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还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可随着李旦的登基,他们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少,李隆基越来越沉默,他终日紧锁着眉头,惠妃很想为他解开心结,可她知道她无法做到,要真正的解开他的心结,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死太平公主,将皇权真正的掌握在他手中。
正文第十二章第一节报仇
惠妃正在胡思乱想,却见李隆基一脸怒气的走了进来,她忙迎了上去,李隆基一连声要她去请王琚,惠妃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忙派人去请王琚。
不一会儿,王琚喘着粗气跑来了,李隆基一见他,就迫不及侍的说:“王先生,今日早朝皇上竟然应允太平公主离开长安,退隐山林。”
王琚一惊,“太子,这是太平公主自己上奏要求的,还是皇上……。”
李隆基道:“是公主让薛崇简代她上奏的,公主说她久厌朝堂的纷争,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已久,现在大唐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她说她没有必要再留在长安,她想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