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从尚书府回来,不知怎地,魏国公便下令解了宁滢和宁溪的禁足令,只是《女戒》和《内训》必须抄满规定的篇数。
解了禁足令后,就没以前那种清净日子可过,府里多了两位表哥和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姐,宁滢这里每天热闹的跟什么似的。
六月十六,金家姑父上京,陈郁芳带着两个儿子和李娇去城门口迎接,红枫院才清净了不到半日,下午,因为婚期提前,被关在屋里绣嫁衣的宁涵从西府过来了。
宁滢想着有些日子不见这位八姐姐了,看她原本肉嘟嘟的脸蛋瘦了一圈,心里不住感概,三婶婶的慈母之心用错了地方,怕八姐姐因为太过圆润被夫君嫌弃,硬是每顿减了她一半的食膳,这对爱吃如命的八姐姐来说,真心事折磨。
和宁滢想的一样,宁涵此刻心里满是委屈,一见到宁滢,就向她大吐苦水。宁滢除了安慰她,还让齐嬷嬷做了一些可口的糕点。
宁涵一见到那些糕点,视线就像被粘住了似的,连话都顾不得跟旁人说,等到吃得尽兴了,她颇不淑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问道:“你是说伯祖母是故意让金元和金迁来接近你的?”
宁滢将一旁的酸梅茶递给她,点了点头,“金家姑父上京了,我听李娇表姐的意思,好像小姑姑打算在京城给金家姑父捐个官,以后就留在京城了。”
宁涵不笨,眼珠动了动,看向宁滢,见她和自己表情差不多,就知道两人想到同一处去了。
宁涵道:“十妹妹,姐姐跟你说,你千万要小心你那两个表哥,我看呐,小姑姑打的是想和魏国公府再联姻的算盘,姑表亲中,只有你和金元金迁的年龄最合适。
金元就不说了,整个一个楞木头,这倒不必防范,但是那个金迁就不同了,小小年纪花花肠子多的数不胜数,你可千万别着了他的道。”
宁滢自然明白,但是还是很感激宁涵的关心。
宁涵轻啜了一口酸梅茶,想到李娇,她叹了口气,“小姑姑这心还真是向着娘家,我看不光是两个表哥,还有那个李娇,估计也想在咱们东西二府里找个如意郎君。”
两人视线相接,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无奈。魏国公府和齐国公府,还未定亲的有八哥陈仕?,九哥陈仕?,十哥陈仕?,十一弟陈仕钰四个,而和李娇年龄适合的,只有陈仕?和陈仕?两人。
陈仕?是四婶婶的命根子,不仅四婶婶不会同意,就连叔祖父也不会应允这个出色的孙子娶一个商贾出身的女子,尽管她的嫁妆无比丰厚。
宁滢想到祖母许老夫人对李娇的那个疼爱劲儿,估计不会让肥水流入外人田,看来只有九哥和李娇会成为一对。
陈仕?的迂腐脾气,宁滢算是领教过了,如果要他娶一个商贾千金,肯定不会同意,还有九婶婶,回到府里后,知道自己儿子的婚事被婆婆和小姑定下,到时候必会找许老夫人大闹一场。
宁滢有些小坏心,只要一想到尖酸泼辣的任氏和蛮横不讲道理的许老夫人对上,就不由得幸灾乐祸。
第四十三章归家
六月越往后,天气就越炎热,整个京城都被烈日烘烤着,从人到动物,到植物,都有些死气沉沉。
到了六月二十这天,干涸了快一个月的天,终于迎来了一场强烈的暴雨。在这之前,乌云笼罩着整个天空,狂风怒吼,夹杂着飞沙走石。
宁滢在屋内听着树枝被狂风吹得哗哗作响,心里满满浮上一丝担忧,前几日父亲捎信回来,最迟会在近日到家,看着外面这恶劣的天气,不知道能不能准时回来。
她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陈学杨本来前日就已经下了船,不过想起还在书院的儿子,便绕道去了江州。
近日还未进城,天突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洒下来,城门早早的关闭了,进不了城,父子俩便找了近郊的一处民居避雨。
王子灿从河东郡封地回来,本打算进宫拜见楚昭帝,谁知也遇到了和陈学杨他们一样的境况,两队人好巧不巧的在民居内遇到了。
一阵寒暄后,陈学杨趁着无事,考校起陈仕琰的功课,陈仕琰一一答了上来。陈学杨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琰儿最近进步很大,为父甚感欣慰。”
得了父亲的夸奖,陈仕琰也很开心,正在这时,王子灿掀开帘子进来,见到陈学杨父子的相处,不由得生出意思羡慕来。
他生父早逝,母亲虽贵为公主却执意改嫁,眼前这位,就是他名义上的继父。在魏国公府也住过一段日子,陈学杨对母亲的态度令王子灿很不满,几次想要发作,但是看在他是宁滢父亲的份上,这才作罢。
他想,以后宁滢会是自己的郡王妃,如果得罪了未来老丈人,万一宁滢怪罪不肯嫁他,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通这点后,王子灿对陈学杨的态度起了变化,平日里也尊着敬着,但更多的是将他作为自己的岳父来对待。
而陈学杨对他,岁算不上亲近,却也是和颜悦色。见他进来,微微颔首。
王子灿走到陈仕琰旁边,道:“十二弟在书院可还习惯?”
陈仕琰道:“一切都好,多谢郡王爷关心。”
王子灿知他和宁滢关系亲近,便萌生了与未来小舅子拉好关系的意图,谁知,陈仕琰因着不待见千芳公主,也一并厌弃王子灿,只是碍于他的身份,不好计较罢了。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子灿将话题引到了宁滢身上,试探的问道:“七叔,滢妹妹也快要及笄了,不知七叔为她选定人家没?”
陈学杨自然看出王子灿的心思,脸上的笑意淡了,“滢儿还小,我打算多留她几年。”
“七叔,话可不能这么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可关系的滢妹妹一生的幸福,七叔万万不可因私心而至滢妹妹的幸福于不顾啊。”王子灿急了,如果陈学杨真的让女儿晚几年再出嫁,他可等不了这么久。
这话一出,陈学杨立刻沉了脸,“郡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滢儿是我的掌上明珠,难道我这做父亲的还会害了她不成。郡王爷话中有话,那咱们就挑明了说,不管郡王爷对小女是什么心思,我劝你还是趁早作罢。因为,我是觉得不会让我的宝贝女儿与皇家之人扯上关系。”
陈仕琰也在一旁附和,“我姐姐谁也不会嫁,在我看来,这世上没有人能够配得上姐姐。”
陈家父子的话让王子灿失望透顶,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正色道:“七叔,十二弟,不管你们怎么想,我都会娶宁滢为妻,这次回京城,我是特意向皇上请旨赐婚的。”
听了他的话,陈学杨却放缓了神色,心里最后的一丝担心也放下了。依他对今上的了解,为了平衡太子和辽王的势力,是绝对不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