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_左一刀 右一刀_奇书网
返回

左一刀 右一刀

首页
第40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府河边,上河城。”当一个成功人士的梦想打上“艺术”和“怀旧”两种标签时,就会像真理一样不可辩驳。而陈家刚也如那片楼盘一样摇身一变成为“人居”和“品位”的化身,飘飘曳曳,很神仙,很青烟。

但往事并不如青烟一样美好,却像青烟一样不可靠,在“上河城”的外墙漆还没有完全驳落下来的时候,陈家刚已经像青烟一样消失了。那天开车经过那幢标志性主楼时,发现它几乎堕落为“城春草木深”的建筑版注释,那种颓唐荒废的感觉形成对我10年前人生美好想象最强有力的冲击,倒很适合扮演《聊斋》里的赶考书生,敲门而入,问:“有人家吗?”然后缥缈得说氐闯鲆恢徊恢呛昃故抢鲜缶频墓殴侄鳌?br/>

“上河城”废了——它被证明只是一次荒诞的演说而不是真实的建筑,这有赖于像陈家刚这样以“秀”代“修”的所谓成都“地产界###”,当两栖或三栖小动物像主人一样在园子里三五成群地爬上爬下,当那个毕业于重庆建筑学院的老板与潘石屹、王石等国内地产大腕坐而论道时,一个所谓的经典、艺术、人文的画皮就被无情扒下了。

成都人在有限的建筑史里被陈家刚无限营造的传说“晃点”,还没有回到公元1936或1878年就扔到2004的垃圾场。“怀旧”——被证明是一次成功的“历史摇头丸”。

我的意思是,要有胆量批判成都所谓的###级地产精英,在过去的10年之间,他们干的不过是利用成都父老们残存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情结,在用商业手段和“概念秀”勾引出他们的情思后,再勾引出他们的钱包,就像一个貌似翩翩的少年对良家妇女的劝诱。

“你可以夺走我的一切,但你不可以利用我的理想夺走一切。”布鲁克林区的黑人们在面对用“还你美好家园”的口号企图拆迁贫民窟时愤怒地吼道。

但成都人还没有怒吼,我要做的是帮他们发出一丝声响。

太多的伪精英,太多的伪专家,太多的伪理想,成都的有些房产精英最擅长玩也只能玩的是用一只葱油饼冒充汉堡包,甚至用一碗粉条冒充鱼翅。没有几个真正的实干家,但却一次次成功地让成都人民掏出更多的钱住进更次的房子。

在上一期,我说了“成都,一座随时可以拆迁的城市”。这一期,我着力分析的是“可以拆迁”的原因,这一大堆“说”多于“做”、“秀”多于“修”的所谓建筑艺术家们,不过在用泡沫理想堆造一个“怀旧”“人居”垃圾而已。

现在还有这帮人的踪影吗?当年这些风生水起的精英们像玩儿了一局“黄”了的麻将,迅速逃之夭夭了,成都人则留在原地,在单价4800元/平方米的“传说”中等待理想的兑现。需要交待一下的是,据说陈家刚现在热衷于摄影,陶醉于艺术的氛围……每天开着宝马车四处闲逛,再不提“往事如烟,往事如画”的意境了。

有一代精英给成都这座本很美好的城市毁了容,让我们被迫30年、50年住在一座不堪的城市里,这个吹嘘的过程很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铁掌水上飘”裘千仞老先生,牛吹得大了,但脚下踩的是木桩,嘴里吞的是假匕首。

告别陈家刚,牢记“上河城”所做的一切。用一个位于盐市口闹市区的“怀旧”广告就可以套住我们情感和信用卡的事实,说明无论是油纸伞还是碎花布衫都是一种温柔的毒药。

即使是烟,也是老一辈成都建筑商给我们处心积虑下的一包“鸡鸣五更散”。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要对陈家刚说(1)

十年前,假如陈家刚不去修房子而去专心照像,那么我们会收获一个杰出的摄影家而免于遭遇一个尴尬的“上河城”;十年后,假如陈家刚不去浸淫那些摄影技术和理念而去修房子,那么我们会拥有一批优雅的居所而免于被那些貌似高档其实下三滥的住房困扰。

但十年前和十年后就这么鬼使神差地错过,人生的机缘对于陈家刚来讲就是“你不属于我,我不属于你”。

这其实是我在与陈家刚挥手道别时想说的,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这只是我和陈家刚第一次见面,我还不知道他的路数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但后来我又后悔了,因为能拍摄出那么高级的照片的人不仅胸襟博大而且一定聪明,必不至于把一段微妙的话理解得那么简单粗暴,像打劫一样“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所以我今天又准备说了。

人的一生充满谬误,我敢打赌,陈家刚先生至今也没有搞懂自己到底是该修房子还是拍照片,对于这样一个细腻的人而言,他可以有时觉得两件事情他都能做到极品,但可能有时他又充满失败感地觉得两件事情都干得很糟。这不重要,这恰恰是陈家刚、梵高及伊夫·圣罗朗大师们通常的心理状态,比如伊夫·圣罗朗那天就扯烂了所有的时装设计图,说:“要么最好,要么最坏,中间的都是狗屎。”

但这恰恰是我这样的俗人所能避免的痛苦,我一直认为,中国足球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锻炼了一个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