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作秀为王_奇书网
返回

作秀为王

首页
第5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如今,比特来到深圳将近六年。这几年来,他睡过街头,过着吃完上餐愁下餐,找份工作却饱受冷眼的流浪生活。但他依然保持着我当初对他忠告的某种品质,用他的智慧和闯劲,策划了无数斑斓的热点“秀”。

从比特的第一场“活体秀”,到后来的在自己风衣后面打上“广告位出租”的广告语;从华强北的“卖屁股”策划,到热烈的情人节“父子征婚”;甚至让儿子穿上丁字裤“裸奔练胆”等一系列策划,因其低俗、哗众取宠、不雅的秀法,让比特几乎被唾沫淹没。

即使被唾沫淹没,他依然很享受。他总以一种常人难以逾越的自信进行着各种秀,久而久之,这种另类的方式成为他特有的风格。

作秀为出名,出名好办事——5年前我给比特印上的标签,已经灵验了。最近一两年,他策划的秀开始脱离低级,与“爱心”、“慈善”紧密相连,比如“大肚女童求助秀”、“百丐宴”、“北京唐僧地铁秀”。2006年,他借资成立了他的深圳市作秀时代企业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开始将秀延伸到商业领域。

这种打法是正确的。这是比特在作秀道路上自己摸索出来的转变。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摸索自己的定位,将自己的梦想、智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陈文定后记:被你利用,别无选择(2)

5年来,我时刻关注着比特的个人变化,研究着他策划的每一个“秀”的轨迹。并在2006年,有了给他写本书的想法。我想用讲故事的笔法,回访调查比特策划的热点“秀”,让更多的人在轻松阅读中,了解这位另类策划人背后的曲折和成长历程。

我甚至要求自己,必须站在“中国第一本深度剖析‘另类策划’和‘作秀’的图书”的高度来写作这本书。以记者独到的眼光,告诉企业、商家和个人在无处不秀的大千世界,如何通过巧妙的借力、借势、借时,来达到“四两拔千斤”的神奇效果;指导商家和个人在作秀和利用媒体炒作时,该如何掌握尺度。

其实,企业和商家作秀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海尔,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当张瑞敏举起大锤“砸”冰箱,砸出来一个名牌。海尔的这个创造性的破坏,已成为“经典之秀”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

对于绝大多数尚处于生存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商家,记者多不感兴趣。要想制造影响力,只能自己掏钱做广告。说实话,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相信广告,广告做得越大,越认为你吹牛。

所以,要想制造影响力,就有必要走“事件营销”的路。而到位的“作秀”,就是很好的另类的“事件营销”,更是绝妙的另类策划。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你策划的事件越大,作秀的料儿越猛,震撼力也就越强,媒体的关注度越高,传播的效果自然就好。

我的本职工作繁忙,所以邀请了周玉、李祺两位记者参与完成这本书稿。由于我们才疏学浅,对作秀和另类策划的剖析难免观点狭窄,书中如有不当之出,请读者朋友多多包涵。在此,对陈国庆等5位写序的朋友,和本书用到图片的新闻摄影界朋友,以及所有对本书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朋友,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愿,这本书的出版,能让“另类策划”在中国有一个新的和高度。

“有营养水”策划(1)

密封的桶装饮用水中,一条虫子游动着,悠闲自得,长达半个月。

1999年的一天,在河南濮阳刚成立当地首家“点子公司”的比特,发现这条虫子时,他突发奇想,想到了另类策划。他想以此证明,他所代理的这一品牌矿泉水的水质之好。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另类策划,最终让他败走麦城,倾家荡产,独闯深圳。

从代理销售,到反目成仇,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业有成的比特,为何瞬间倾家荡产?

出走河南,仅因一场策划的失误?

策划的诱惑

想做策划,是比特的一时冲动。

1999年,比特成立“濮阳市比特智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欲走策划之路。虽然此前比特从事招牌制作行业已经长达8年,资金积累10多万元,可谓事业小成,但是越来越多的招牌店铺将市场利润挤压得所剩无几。

“我对自己的营销方法和策略很有信心,多年积累的广告设计经验,使得不少新老客户经常采纳我的建议,这也是我由卖技术转向卖思想的原因之一。”比特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广告策划炙手可热,经典案例促人膨胀,特别是策划大师们行走大江南北传经授道,比特深为其迷,所以当叶茂中来到濮阳演讲之时,比特等“行事张扬”的企业人士心甘情愿出力出资协办,“那个风采,没话说,件件经典案例听来令人热血沸腾。”

受大师们启发,比特出资5000元,将公司“比特智业”的标志,做在了2000年濮阳的电话号码簿每页的页码位置,广告语为“请大家告诉大家,有才就会有钱花”,而在上面公布的一部手机及两部座机的尾数均是“110”。比特颇为自得地介绍:“类比110,他们是有求必应,我也是百事通啊。”一句话,暗喻才华之横溢。

秋天,寻找项目之初,比特遇见其一在濮阳市公安部门任职队长的老乡,此人曾在与濮阳市相邻的河南省鹤壁市任职派出所所长,其间结识当地一家矿泉水厂,调回濮阳后,就代理该厂产品在濮阳的销售,利用社会关系将厂价4元一桶的矿泉水卖到10元。当他得知比特转行意图,劝其接手代理。

据2000年5月26日《中原石油报》12版整版广告介绍,此矿泉水名为“幔泉牌”,位于中华大奇观——鹤壁市上峪火山地幔窗口附近,无任何污染,经国家地质部、卫生部测试中心检验,证实水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该水就地入樽,清新无菌,在“93世界旅游日中国金奖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95中国名牌饮料及保健饮品博览会”上被专家评为十大名牌饮料之一,是河南女足的指定饮用水。

“我一看,不得了,牌子这么响啊。”心有所动的比特前去该家水厂考察,发现厂家只有三四位员工,车间陈旧,设备老化。一问对方,说是几年来被娃哈哈等纯净水挤占得几乎没了市场,因为纯净水就地取材,而矿泉水却深受地域的影响,目前唯有招商成功,才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当时的比特,有种天降大任的感觉,决心通过他的策划和营销手段做起来。

而让比特下定决心代理此水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发生在中国饮用水行业的一场著名纷争。当时,“农夫山泉”正在热炒矿泉水的概念,在媒体上宣称:“纯净水是软水,是没有营养的水,只有天然的矿泉水才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他们还在央视反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