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书来
公司成员从零回归到零
上午9时,比特刚躺下一个小时,“笃笃笃”敲门声响起,还在睡梦中的比特醒来:“谁?干吗?”
女声回答:“我来面试的。”
比特迷糊中记得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通知人前来公司面试:“没有人通知你啊,是谁让你来的?”但不管怎样,有人这么有勇气找上门来,也是个可造之才,“在隔壁的助听器公司等一会吧。”
比特跳起来,冲进洗手间,匆匆冲洗完,打开门,却不见人影——比特至今疑惑这个事情。
比特重新倒下,很快又被手机铃声给吵醒了,男音:“比特老师,我是应聘的,现在你公司门口,你在公司吗?”
比特:“我没通知你啊。”
男音:“是没有通知,可我想要见见你。能不能进你公司不要紧,能与你说上几分钟话也是我的心愿。”
比特将办公室门打开,进来一个身材高瘦的男孩,书生气很浓重,一看就像是贫困人家的孩子,显得很不自信,不够阳光。聊了十多分钟左右,比特没有留下他,但他还是满意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不停地有人来应聘,有通知的,有没有通知的,比特一概接见,最后只选定了两位:一位是小张,一位是小黄。
比特说:选这两个人也是缘分。
结果是,小张干了3天,小黄干了21天,都陆续离开了。
比特说了对应的话:辞退两个人也是缘分。
对于两个人的离去,比特说,我很挑剔,也很难伺候。自己出格,却要求别人完美。
小黄对这个事情是这么看的:“他说我懒,这个有一点,我不怎么喜欢动。可我不是他说的那么高姿态的。”
比特说的高姿态是说不好学。
对于小张,比特是深感可惜的:他是个不错的人,傻得可爱也可气。
小张来公司上班前,比特跟他实话实说:公司不用按时上班,晚来会儿早走会儿都可以,我10点钟才会起床,你要是没有什么事情就10点来,来不了给打个电话就行了。
小张以为这是比特的客气话。
第一天上班,小张就“迟到了”10分钟,进门的时候,满身是汗。
比特问:“怎么热得这么狠?”
小张:“在楼下跟出租车司机吵架了,我跟他说迟到了,他还给我绕圈子,害我迟到还收我30元!”
下载
比特又好气,又好笑。但对他这个特点,比特是很满意的——小伙做事认真。
但没有两天,小张就露出他另外的缺点来了:莽撞。
比特的公司主旨在于策划,在跟客户签订合同之前,一切准备都是谨慎小心进行的,有时候对策划的点子还要保密。
比特说,小张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莽撞了,急功近利,铺垫做得少。
两人终于无法再在一起合作。
比特说:总得有人抬轿子,但不能总我自己来抬。
事后,小张说:“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矛盾,只是在理念上有点儿区别。我走的时候,就跟他说,别一个劲儿穿黑衣黑裤子,买点别的衣服吧!”
比特再次成孤家寡人。
公司成员从零开始又回到零,比特在这个招聘会上得到了什么?
比特说:近千个qq网友和持续不断的外地作秀邀请。
对于比特,这700元的招聘费,值了。
记者有话说:频繁出场,成了媒体的鸡肋
是不是在作秀,不仅仅是求职者关心的问题。其实媒体面对比特的这场“招聘秀”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处理,也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比特作秀带有明显的商业痕迹,考验着公众的分辨力和媒体的抗诱惑力。
媒体的新闻部,自然不愿意成为比特的“广告部”。但从新闻角度看,比特用看手相来测试应聘者是否机灵,这个点子的确很巧妙、很有趣,如果不报道,无疑又漏了一条好新闻。于是,比特在成名的同时,也成了捧红他的媒体的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