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_宫廷医术秘典_奇书网
返回

宫廷医术秘典

首页
第12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验证'据《家庭医生》杂志社介绍,读者来信反映用该法疗效甚佳。

3.胡萝卜炖羊肉补益脾胃

'方剂'胡萝卜6个,羊肉250克,盐少许。

'制用法'炖熟食,后加盐。

'功效'健脾,养胃,温肾。用于畏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阳痿、口淡无味、小便频数之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验证'《健康报)推荐该方,读者多次反映甚好。

4.茶膏糖治消化不良

'方剂'红茶50克,白砂糖500克。

'制用法'红茶加水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l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4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煮浓缩,至煎液较浓时,加白砂塘调匀。再煎熬至用铲挑起呈丝状,到粘手时停火,趁热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块即可。每饭后含食1…2块。

'功效'清神,化食。用治消化不良、膨闷胀饱、胃痛不适等。

'验证'用上方治疗58例,痊愈50例,8例好转。

5.橘枣饮治消化不良

'方剂'橘皮10克(干品3克),大枣10枚。

'制用法'先将红枣用锅炒焦,然后同橘皮放于杯中,以沸水冲沏约10分钟后可饮。

'功效'调中,醒胃。饭前饮可治食欲不振,饭后饮可治消化不良。

'验证'据《老年报》介绍该方效果良好。

6.山楂丸开胃助消化

'方剂'山楂(山里红)、怀山药各250克,白糖100克。

'制用法'山药、山楂晒干研末,与白糖混合,炼蜜为丸,每丸1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中,化积。用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验证'众多的患者反映此方效果极佳。

7.鸡肫皮治消化不良

'方剂'鸡腌皮(鸡内金)若干。

'制用法'将鸡肫皮晒干,捣碎,研末过筛。饭前1小时服3克,每日2次。

'功效'消积化滞。治消化不良、积聚痞胀等。

'验证'牛x,男,28岁,患消化不良症,介绍用上方,治愈。

二十三、肠炎

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

'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9剂诸恙皆除。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剂,症消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

'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据直肠镜检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定灌肠时的深浅,如部位较高时,灌完后把臀部抬高些,以便药液充分流人。灌完睡觉,防止药液流出,第2天排便。灌肠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再做第2疗程。

'疗效'笔者用此法治疗1例慢性结肠炎。3…4个疗程痊愈者6例;大便次数减少,粘液减,腹痛消失3例;1例因未忌口,饮食不当引起复发。

'验证'潘xx,女,38岁,农民,患慢性结肠炎8年之久,常昼夜腹泻、腹痛,尤以夜间为甚,不论春夏秋冬,患者痛苦难忍,并明显消瘦、乏力、面色萎黄,服中西药乏效。后喜得此方,如法应用,连用2疗程,竟腹不痛,大便成形而愈。

3.止泻散治肠炎

'方剂'白胡椒6粒,炮干姜、炒雄黄粉、肉桂、吴茱萸各1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将脱脂药棉蘸上药粉、敷贴于脐孔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温中、散寒、止泻。

'验证'效果很好,一般上午填药,下午能止泻。

'备注'引自《外治汇要》。又用葱、姜、黄丹各适量,捣烂如泥,敷于脐孔上,日1或2次,适用3或4次。用治各种泄泻,效果亦佳。

4.二香散治肠炎

'方剂'丁香、木香、肉桂、吴茱萸、薄荷各等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时取上药末10克,以生姜汁及酒;调成糊状,炒热后,分敷于穴位上(取天枢、足三里,脾俞、;中院、命门、关元。每次选两个穴位。急性腹泻以天枢,足三里为主穴;慢性腹泻取脾俞,中院为主穴;肾虚腹泻取命门、.关元为主穴。腹泻伴恶心、呕吐者配内关穴。水泻较重者配阴陵泉穴),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