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归去来_奇书网
返回

归去来

首页
第3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血魔一定会死,一定会死。老天是有眼睛的……仗总会打完的……总会打完的吧?〃

可是战争开始到如今,已经十年了。

虹←桥←书←吧←bsp;第9节:五碧血(1)

五碧血

青袂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生下来就记事了。

这双眼睛自虚空中落到这个世界上,从它睁开的一刻起,看到过的东西便不会再忘记,犹如刀劈斧凿。她样样都记得。

她记得那个子夜,师父是怎样把她放在竹背篓里,负着她攀上喀念什峰顶。她记得师父身上的气息,那是灰色线香的气味,是山风与木叶、碣石与流水、黑夜与白天的气味。

师父身上的气息,是七弦弹动那一刹,琴的气味。过去是一片白茫茫的寂静,将来也是。只有这一刹那是真实。时间对青袂来说,是大片无涯的荒野,她站在中央,看到一个背影,那就是师父。他只存在于琴弦响动的一瞬间,在她眼中就成为无法翻越的永恒。

这个名叫迷风的巫人。她记得他身上的黑袍,他背后的长发,他颌下的胡须,他转过头来的时候,那双温和苍凉的眼睛。

她记得那一天,师父的袍角拍于脸颊惊醒她的梦。当红日从云海里跳出来,绚烂彩霞遍洒折翼山脉。漫漫长夜终于过去,刺瞎人眼的光明普照四野。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照着喀念什之顶。在光秃秃的断了头的高峰上,她看到那些白石砌成的柱子。

每一根石柱都粗可合围,柱基坚实广大,柱顶雕刻着含义不明的、属于蛮荒异族的狰狞脸谱。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喜也有怒,每一个民族所崇奉信仰的神明,到头来总是看不透这尘世七情。

太阳照着青袂的眼睛。她在师父怀里惊号起来。

很多年以后她还没忘,当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曾经被喀念什峰顶那些排列成北斗形状的七根石柱吓哭过。她怕它们。

那些柱子顶端雕着贪嗔喜怒爱怨妒七种脸谱,柱身华美繁复,羽毛状花纹连绵环绕,永不到头。七张神灵面孔沐浴旭日光中,高高地俯瞰黑袍男子与他怀抱中的婴孩。

青袂使劲揪着师父的胡须,死不敢撒手。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为世间至苦。她还不明白,可她怕它们。

她害怕这些高高在上的、冰冷的、不祥的石柱。

所以她永不再去喀念什,那地方总让她心惊肉跳。在青袂寂寞的成长中,最大的快乐只是喀都什之巅、树顶上偶尔的抱膝独坐。

最好的朋友,就是那些飞鸟吧?虽然它们不会说话,虽然它们与她之间永远隔着一重天空,虽然,她并不太明白,朋友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她在师父的书上翻到这样几句话:〃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可是她不会说鸟儿的语言。她便只能呆呆地仰望它们,成群结队飞来飞去,唱出快乐的歌声。

青袂是个没有朋友的女孩。但她有师父。

只有师父。

师父带着她住在折翼山,这是萨卡族人自古聚居的地方。山脉连绵,覆盖百里。虽然贫瘠、湿热的红土地似乎只适合树木蔓草疯长而吝于将谷稷赐予人类,但这里是萨卡人祖祖辈辈的家啊。据说他们都住在山脚下,依靠双手辛勤劳作,种植番薯、甘蔗、芭蕉、凤梨与玉蜀黍,苦涩的咸水井里晒出井盐。在收成不好的荒年,村里的男人们就挎上弓箭进山狩猎飞禽走兽,带回去养活妻儿。萨卡的老百姓生活得艰辛而又顽强。

青袂从来没见过他们。有时她想,其实她不该说〃他们〃,因为她自己原本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她是萨卡人。这里除了师父,所有人都是同族。大家都住在山下的村子里,一起种地,一起打猎,一起唱歌,一起挨过荒年。只有她,从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山上,交给一个很多年前从遥远中原来到折翼山的汉人抚养。

萨卡一族的大祭司,为什么要由一个汉人来当呢?她没问过,就像她不知道师父是哪一年、为什么到这贫瘠的蛮荒之地来。师父说,青袂,如果你不想让我生气,就得学会永远不要问为什么。

她学会静静地接受一切,不问,不想。他们说她是族中选出来的圣女,这是那一年神恩卜示,天赐圣女降于折翼山。大祭司会同族长与九长老,从全族几百个新生婴儿中,郑重地把她挑选出来。这是萨卡举族最高殊荣,迦罗那迦之神眷顾,神的眼睛落在这个女婴身上,她将秉承它的恩旨,把吉祥与幸福带给这里的人们。

这都是野九族长说的。她两岁那年,他曾上山来看过她。那个鸡皮鹤发、皱纹深得像沟壑一样的、黑布包头上戴着巨大银饰的老人使她害怕,她躲在师父背后,看着他额上朱砂涂出的鲜红图形与刺穿上唇的银钉大哭,不肯出来见他。

她拼命揪住师父的黑袍。作为族中祭司,他并未在族长驾临时起身迎接,清瘦的男子迷风仍然垂目望着他的琴,任凭孩子在背后把鼻涕眼泪都蹭在他身上。

◇欢◇迎◇访◇问◇book。hqdoor◇

第10节:五碧血(2)

他连手指都没动一动。静定只若风雨中傲然指天的喀都什峰。

野九族长瞧着师徒俩,叹道:〃她还在哭。她还是会哭。〃

师父说:〃她还小。今年才两岁呢,族长。您该过几年再来看她。〃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