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小远原本计划在寿张弄个赌马场,吸引市民赌马,以解决日益紧张的经费问题。后来梁山财源茂盛,似乎己不需要赌马场了。
他简单地向扈三娘解释了一遍,三娘眼睛闪闪发光,叹道:“郎君,郎君,你怎么就有这么多主意呢?奴家是做梦都梦不到的。”
扈三娘又打开另一张纸,这上面却画着一幢楼,楼前有许多训练设施,还有小孩子在快乐地玩耍,纸上还写了一些字,心道“这又是什么所在?体育场?不是有了吗?”
她与齐小远生活了一年多了,知道齐小远思维方式很是特别,想到什么了,都会画下来,旁边简单地写上几句说明文字。要不了多久,纸片越积越多。这些画,有些变成了现实,比如体育场,比如遍布山中的各种训练器械,比如这幢楼……但这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画被齐小远揉成一团,扔了。大多都被扈三娘捡了起来,装订成册页。齐小远并不知道。
(bsp;齐小远的思维本来不是随想随画的,这是穿越以后才养成的习惯。他来自廿一世纪,那个时代有很多不错的东西:各种制度、公共设施、器具……他都想引进这个时代。但如果用文字描述,太麻烦,有很多是用文字说不清的。幸好他有美术功底,素描、速写都不赖。寥寥几笔,就可以描绘出心中的蓝图,直观而又简单。所以他选择了绘画。
每隔一段时间,他会检讨一下这些速写画,有许多东西虽然画了出来,他知道不可能完成,就会剔除,只保留一些看上去容易实现的目标。
所谓“不可能完成”,是指工艺、技术水平太复杂的,或是要牵扯太多的精力的,或是资金成本太高的,或是难以为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或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的以及不实用的。不用说,他剔掉了许多东西。
“小学,中学,军校?”扈三娘念着纸上的字,仰脸看着齐小远道,“郎君,中学和军校是什么东西?”
齐小远挠挠脑袋,心道这有什么好说的?他是设想一种小学、中学的联合军事学校,专门接受梁山兵卒子弟,平民子女也可入学,免费教育。学生除了读书识字,主要是接受各种军事训练,为梁山军储备人才。不过这个计划太大,耗时太长,耗财太多,他等不了那么久,准备放弃了。既然三娘问起,他还是尽可能详细地说了一下。现在扈三娘不仅是他的情人,更是知己。有什么烦难,他都会跟她倾吐。
扈三娘眼睛发亮,道:“很好啊!为什么扔了?”
宋代也是有小学的,既有官办也有民办。中央官办小学创设于元丰年间,崇宁元年十月又命令州县普遍建立小学,负责教育8到12岁的儿童。民办小学与官办小学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兴办早,并深入到乡村。但课程设置与齐小远所想的当然绝不相同,小学设施更不一样。
齐小远耸耸肩道:“麻烦,而且还不实用。我没那么多时间。”
“但这是好事呀。”扈三娘道,“老公,其实许多事你都不必管。你只要选对人,交待下去就行了。”
齐小远心道:“再过半年,就该平方腊了。之后变数太多,不知道值不值的……”突然一惊:“我怎么会这样想?如果连我对割据梁山都没信心,怎么鼓励别人的信心呢?”
“老婆,你想办学吗?”齐小远笑道,“要不,交给你吧?”
“我?不行,不行。”扈三娘双手连摇,“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一准行。”
齐小远道:“谁?”
“朱武。”扈三娘道,“你现在有一大帮子文案师爷,帅府的事,又全委托吴用了。他这个帅府参赞实在是闲得无聊?朱武才识,大家有目共睹。这样闲置不是太可惜了吗?”
“你听到什么了?”齐小远警觉地道,“他抱怨了?”
朱武本己派出担任任城巡检,因都巡检司文书太多,便又召了回来,仍任参赞军事,相当于帅府秘书长。这个朱武确有本领,那么繁琐的文书档案工作,交到他手上,很快便整理的井井有条。本是很繁忙的职位,反而成了闲职了。
“我什么都没听到。”扈三娘道,“而且,我和你的关系……谁敢对我抱怨呢?但我会看。老公,你自己也可以想一想,朱武参赞军机,职任何等重要?可他有多久没向你禀报了?”
齐小远悚然而惊。他几乎天天见到朱武,但确实好久没面对面谈过了。他过于倚重吴用,对其他人不知不觉间就忽略了。其实,以他对“水浒”的了解,他早知吴用非常出色,性格也相当自负。这样的人,对与自已同样出色的人才,是不会给机会的。就好像庞涓对上孙膑。只不过,他与吴用接触太久,己忘了吴用的局限。
“梁山人才不是没有,”三娘温柔地道,“可也要有施展余地呀。朱武是能独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