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卧室和我妈的卧室有一个大阳台,卧室和阳台之间拉着厚厚的窗帘,有一天我上课时突然拉起肚子,跟老师请了假就自己回来了。我正无聊地在阳台上看外面时,我妈和她的男朋友回来了,以为屋里没有人,便充满激情地亲热起来。
我偷看了我妈妈的全部隐私,然后趁着两个人疲惫不堪地睡着时像特务一下趴在地板上爬了出去。我到街上溜达了一圈,到了放学的时间,便又和往常一样回家。我妈妈像个没事人一样。从那以后,我彻底变了。
听完了方伟的讲述,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对方伟我还能说什么呢?她心头的创伤——一个十五六岁涉世不深的女孩子的心头的创伤,该如何医治呢?
面对方伟,我感到无能为力。
但我和她成为了朋友,一对无话不说的朋友。几天以后,我领她走进了一家市级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我在心里暗暗预祝她,早日消除压力,抹掉心头的阴影,端正认识,以崭新的姿态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个家庭是一个新单亲家庭: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和青春期女儿生活在一起。这样,母亲既要工作,又要在家独自照看、培养孩子,精力不够用,往往对女儿关心不够。
女儿崔珍珍14岁,初中二年级,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也很好。
由于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一年时间只能回来几次,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压在母亲身上。这样的新单亲家庭,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出现的焦虑都得不到家长及时的教育和疏导,极容易出现情感危机与性问题困惑。
她的母亲对我说:
“孩子长大了,不知道她成天心里都想些啥?就连我这个做母亲的,她有话都不跟我说……”
说着说着,母亲的眼圈有点儿红了。
(bsp;我问:
“以前这样吗?”
“不是,也就一两年光景。”母亲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女儿是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没想到她在一片称赞声中,出现了心理危机。
“女儿上学时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学年前三名。女儿愿意唱歌,每次只要她起床,就能听到她开始小声地哼着她喜爱的歌,包括以往写作业时,她也是边哼歌边学习。为这,她爸还私下里表扬她:知识分子的女儿就是不一样,不但学习自觉,还会用唱歌释放压力。我也感觉挺得意的。
“今年9月份,女儿上初二后,一次期中考试她从学年前三名一下子滑到前十名,她无法面对这样的成绩,回家大哭一通,我安慰几句也就过去了。”
我插了一句话: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都争强好胜,又比较敏感,做母亲的尤其像你们这样的家庭,应该多跟女儿沟通。”
“女儿有话埋在心里,不跟我说,没有办法,逼得我扮网友与女儿聊天,才知道了一些她的心事。”
接着母亲给我讲起了来龙去脉,她说:
“孩子她爸在外地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为了方便联系,他特意注册了一个qq号和女儿聊天,但是每次聊天的时候,她总是用‘是’‘还好’之类比较简单而敷衍的语言来跟他沟通。别说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连女儿的基本情况都很难了解到。
“我一看她爸的办法不行,我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注册,与女儿聊天。没想到,这一招却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化名为‘青春无悔’,很快就成了女儿的‘网友’。没想到我冒充网友跟女儿仅仅是聊了几次,知道的东西比我当妈的了解到的要多得多,尤其是有些‘隐私’。”
“什么隐私?”我插话问。
“她说有一个男同学给她写信,她也对他有好感;还说了现在她正在看一本《夫妻枕边悄悄话》的书,知道了不少大人的事情。”
说着,她递给我一本《夫妻枕边悄悄话》,说是前天在收拾女儿的卧室时,在女儿的枕
头下边发现的。
我翻了几下看看书的内容,其实也不全是那些“见不得人”的文字。我叮嘱母亲不要把事态扩大,不要过分责备女儿。
没有几天时间,珍珍就和我很熟了。由于我知道她对一个男同学有好感,为了帮助她正确地对待青春期恋爱,在她面前我没有说教:什么不该早恋了,什么早恋影响学习了,等等。而是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推心置腹地交流、沟通,并且讲了自己青春期的一段“恋爱史”。对此,她非常感兴趣。
接着,我和她讲起了《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对珍珍说,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好逑”层出不穷。当一个女孩子外表、学业、气质比较出众时,周围的男孩子也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把对她的这种好感和爱慕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写情书等。
当我说到“情书”两个字时,分明看到珍珍的眼睛在发光,而且她不由自主地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
“情书!”
她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红云”。我佯装什么也不知道,故意问她:
“你也收到过情书?”
她羞涩地轻轻点了一下头。
我把她拉到了身边,接着问:
“同班男同学的?”
她又一次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