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用柔和的幽默,不用尖锐的讽刺。我们常努力将敌人变为朋友,难道我们还要将朋友讽刺为敌人么?
在中国的幽默大师中,林语堂的笑,多是属于柔和型的;而鲁迅的笑,则多是讽刺的,是匕首,多让人不舒服。
林语堂有两句著名的幽默,无刺无刀,读起来让人非常舒服:
其一:“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其二:“世界大同的理想,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房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情妇。”
而鲁丑的讽刺,则是处处可见的。
幽默和笑话的区别。
笑话与幽默最大的区别在于,幽默笑后让人思考,得到哲学和人生观。作为笑话的笑语,让人一笑之后,无法让人产生任何哲学的东西。这一笑的目的就是让人愉悦,愉悦之后,脑中一片空白。
幽默之例:
一和尚与一士子坐一船。士子高谈阔论。和尚惭愧,将脚压曲而睡,惟恐挤了士子。渐渐地,和尚从学子的谈论中听到些问题。于是和尚问道:
公台,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道,当然是两个人。
和尚又问,然则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道,当然是一个人。
和尚道,哎呀,这下我的脚可以伸直了。
笑话之例:
狄仁杰对卢献道:“足下配马乃作驴。”卢献道:“中劈明公,乃成二犬。”狄仁杰道:“狄学火旁犬也。”卢献道:“犬旁有火,乃是煮熟狗。”
说狄仁杰是煮熟的狗,纯是以名字取笑谈。
幽默和滑稽的区别。
幽默主要是用语言让人发笑,而滑稽主要是用行为让人发笑,所以它们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四)、幽默一词的来源
幽默,汉语的本义为“寂静无声”,与笑是不沾边的。
幽默,在西方语言中为“humour”,意思与“敷衍”、“热闹”等字类似,但“敷衍”、“热闹”等,远不能表达这个词的丰富含义。
幽默一词的诞生,是林语堂的贡献。
林语堂曾与李青崖讨论幽默的定义,李氏主张以“语妙”二字翻译humour,谓音与义均相近,林语堂则谓“语妙”含有口辩上随机应对之义,近于英文之所谓wit用以翻译humour,恐生误会。于是林语堂主张以“幽默”二字译humour,二字本为纯粹译音,所取其义者,因幽默含有假痴假呆之意,作语隐谑,令人静中寻味……。于是,幽默一词,便在汉语中产生。
三、制约幽默的诸因素
(一)、幽默艺术的最佳结尾方式
许多从事幽默艺术的人,如节目主持人、小品演员,尤其是老相声演员,最不注意这一点,从而使幽默效果大打折扣。
幽默的结尾,应该干净利落。
即是在你出彩的语言之后,不再应有任何语言。你用不着去解释、去补充、去延续。
你把想像的空间交给读者、听众,让他们自已去感悟、去笑。
(bsp;比如一个劳作的人,他喜欢把活干完之后,再去喝酒吃肉。他绝不会还丢下点活儿,去喝酒。
如果这样,那一点活儿,就会成为分喝酒之乐中的一点阴影、负担。
这阴影、负担,就使他的喝酒之乐不爽利了。
你的幽默之后的那些解释之类的语言,就是劳作的人喝酒时没干完的那一点活儿。
从这一点上讲,一个拙劣的幽默家,相当于一个折磨快乐的罪犯。
我把这种不重结尾的幽默形式,叫作“契诃夫式的错误”。
谁都知道,契诃夫的名品《生活是美好的》,是一篇妙文:
生活是美好的
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
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了二十万卢布,得了白鹰勋章,娶个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的──这些福份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不断感到幸福,甚至在苦恼和愁闷时也感到幸福,那就需要:
一、善于满足现状;
二、很高兴的感到,事情原来可能更糟呢。
这是不难的: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气洋洋的叫道,挺好,幸好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幸好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如果你的妻子或小姨练钢琴,那你不要发怒,而要感激这份福气:你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听狼嗥或猫的音乐会。
…………
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
这个结尾,纯属多余,且具有我上述理论的全部属性,故我把它叫“契诃夫式的错误”。
因为最后这一段的意思,与文章开头的“一、二”点重复。
人们阅读的快乐,来自于每一段的精彩描写。人们在最后一段文字上,得不到任何笑意。
这多余的最后一段,便成了劳作饮酒之人未干完的那一点活了。
(二)、幽默的诗意化
要使幽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粗俗无影,必须要使幽默具有诗意化。
幽默的诗意化,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雅。
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雅的事物、意象进行写作,这让人觉得挺美。
怎样做幽默家(原创幽默理论著作)(38)
云、山、水、荷、桥、梅、稻、麦、月、星、风、石、竹、松、柏、春、夏、秋……,这些都是雅的事物和范畴。
人与动物的生殖器,屁股、屎尿……,这些就是俗物了。可气的是,人间的许多搞笑的人,都喜欢把笑与生殖器,屁股、屎尿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