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爷爷姓夏,算起来还是夏家的长辈,在村里颇受尊重,村子里的人都跟着夏家小辈一样称呼他三爷爷。三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偶然跟着一个道士学到一点易学,平日喜欢帮人看看日子、算算八字,村子里的人家有点啥大事都要让他帮忙算算吉凶。
下午的时候周二魁就给夏家回话了,说后天四月初八就是易动土的好日子,他明天就去雇人和准备东西。
第二天一早,周二魁就去找了平日里和自己一起干活的几个朋友,让他们帮自己一起去给夏家盖院子。一般乡下家庭盖房子多是在过年前后,现在地里的活也不忙,正是空闲的时候,听到周二魁邀约,便纷纷答应了初八一早便到夏家来干活。
周二魁去邻村订了些灰瓦,说好隔两天做好就送过来。又去了村子里几家有木材的人家里买齐了需要的木材,又找人借了牛车,把木材运到夏家去。
四月初八,周二魁和雇来的人一早便到了夏家,夏家在院子里设了香案,摆上了贡品,作为主家的夏仕齐也出来祭拜各路神仙保佑一切顺利,然后大家也一起烧了香拜了土地公。祭祀完成后,周二魁和请来几个人就开始动工了。
周二魁用黄土、石灰、砂子加水拌和成俗称的三合土,又叫夏大姐熬了一大锅浓浓的米浆,也和在三合土里拌匀,调和成粘土。周二魁用手取了一团和好的粘土,捏紧能成团抛下即散开,看来水分调得很合适。
夯墙的土准备好后,雇的人就开始筑起墙来,墙脚用鹅卵石加粘土砌成,以免下大雨使墙面浸泡,墙面还嵌入柳树条增加强度,每隔几米又加了木桩进去。
家里修房子,几个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太大的忙,几个男孩子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帮忙递点东西,运一下土之类的。夏大姐和夏晓晴就专职管理厨房的事,给一大家子和雇来的人做饭,每天要准备十六、七个人的饭菜,把两姐妹累得半死,最后还好周婶也过来帮,她们忙才稍微好些。
夏家家里干得是热火朝天,每天村子里来看热闹的人也很多,毕竟乡下人家没几个修院墙的。村子里都说夏秀才家,赚了钱了要盖大房子了。终于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大伯夏大山家里,听闻小叔家雇了外面的人来盖房子,把夏王氏气得不好,想到自家就有这么多劳力,小叔还要请外面的人回来盖房子,也不帮衬一下自家亲戚,钱都被外人赚走了,自己没得到一分好处,就是一阵心痛。
当晚夏王氏就带着几个儿子去了小叔家,准备把盖房子的活揽到自己家去,肥水怎么能留到外人家去呢,她觉得小叔家真是太不厚道,过上好日子也不想着大哥家。
当夏王氏带着儿子去到小叔家时,雇来的工人已经吃完晚饭各自回家了,只剩了周二魁两夫妻还留在夏家。周二魁正坐在堂屋里陪着夏仕齐说着话,妻子周顾氏正在帮夏大姐和夏二妞收拾晚饭后留下来的碗筷。
夏王氏走到小叔家门前看到,院子的篱笆已经拆掉了一半,篱笆变成了用土夯成的围墙,院子里的地上摆放着几堆泥土和许多木材、灰瓦。看到堂屋亮着灯,夏王氏就带着几个儿子直奔堂屋而去。
第二十六章讨要
看到夏王氏面色不好地带着几个儿子到夏家来,周二魁知道依夏家大嫂的脾气,肯定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两家毕竟是亲戚,自己液不便掺和,赶紧就跟夏仕齐告辞,到厨房去唤了自家娘子一起归家。刚好厨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周顾氏取下围裙顺手擦干手上的水,和夏家两姐妹说了一声,便跟着丈夫回家了。
夏晓晴听到周叔说是大娘来了,就知道肯定又要出啥幺蛾子,生怕怕自家老爹受欺负,看到夏大姐往堂屋里走,自己也提着一壶开水往堂屋去,来了客人总要上点热水给客人喝吧。
夏晓晴进去时,夏王氏正在迂回地说着夏家盖屋子的事。夏晓晴殷勤地给他们每人面前添上了一杯热水,但茶叶就准备忽略不放了,她对这家人完全没有好感,特别是对那个自己还未谋面且管不住自己老婆的大伯更是讨厌。茶叶这东西在这乡下地方可是很珍贵的,不用为了这些人浪费。倒完水夏晓晴把水壶放在一旁,便自发地站在夏大姐身旁去了。
“他二叔,前段时间经常有车在你家来往,听说是往镇上拉东西卖,现在你家又修这么大的院子,想必是赚了不少钱吧,才费得起这么大的花销。”夏王氏喝了口水,又伸手抹了抹嘴继续说道:“咱这乡下地方家家都是用篱笆,可没几家舍得花费银子修这院墙啊。”
“前些日子,是卖了点家里做的腌菜去镇上的酒楼,腌菜不值什么钱,现在家里都是孩子们在操持,辛苦卖菜赚的钱都留着给我和他娘买药了。”夏仕齐淡淡的回答道。
父亲早逝是寡母拉扯夏仕齐和大哥长大,小时候夏大山也对夏仕齐也是万分照顾,有点啥好吃的都先给他,后来稍微大点夏大山还每日辛苦的劳作供夏仕齐读书,夏仕齐对大哥也是十分尊重,但自从大嫂嫁进门后一切就开始变味了。以前夏仕齐虽看不上大嫂的作为但还是念着旧情,自家经济也比大哥家好,就经常接济他家,结果后来大嫂却越发过分了,自从他和娘子生病,家里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艰难,大嫂还是不时来占占便宜,去年更是买了自家土地,如今自家靠着孩子们生活才稍微好点,大嫂却又上门来。夏仕齐虽不愿撕破脸,却也不像往日一般好脸色。
“赚的钱都买药了,还能雇这些人回来修院子,”夏王氏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他二叔,五六个人每天得花不少工钱吧。你家要修院子咋不早说呢,你看看你这三个侄儿,还有你大哥,个个都是有力气的,何必把钱浪费在外人身上。”
看到夏仕齐不回话,夏王氏又接着说道:“他二叔,我听说你家雇的人,每人每天工钱就要三十文钱,家里还要管两顿饭,顿顿饭都有肉吃。这样的好事你也不知道先想着自家人,还要便宜外人。干脆这样吧,明天你就把那些人辞了,让你大哥带着你几个侄子来帮你,工钱我也不多要,就跟外面雇的人价钱一样就成。”
夏仕齐被大嫂的激得满脸通红,咳嗽了一通,喝了水才缓和下来。“大嫂,我们已经和他们说好,不好中途换人。这盖院子的活太辛苦,还是不劳烦大哥和几位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