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范正大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说话算数,敢作敢当。自己不知是脑子里搭错哪根弦,竟然在梦中把范正大丑化成这个样子。
范正大在省城开了两天会,两天晚上,我都与他共进晚餐,陪他在一个房间住了两个晚上。我发现,酒确实是个好东西。那些含有酒jing的液体不是流进胃里而是流进心里,融化了心里的块垒,又化作被称为“语言”的东西从喉咙里流淌出来。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经历,也不知我和范正大怎么就那么投缘,有那么多共同语言。
开会结束,范正大就回去了。临走时,给我留下一百元钱,我没有要。我说:“范书记,我暂时还不缺钱花,我每个月的稿费就足以应付ri常开支,学费什么的也不贵,不需要花什么钱。当然,如果需要,我会随时找你的,到时,你范书记可不要烦我啊!”
范书记朗朗地说:“行,谷子,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电话!”
范书记走后,我就迫不及待找到周敏敏。
我告诉她,她舅妈的事很快就可以落实,范书记已经答应过问此事,只要有政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周敏敏就很哥们地给了我一粉拳,略施粉黛的脸上露出笑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第113章有理取闹
由于信息不通,周敏敏的舅妈差点坏了大事。
这边我跟范书记说好,范书记答应会过问周敏敏舅妈落实政策的事,那边周敏敏的舅妈还在求爷爷告nǎinǎi地到处求人。
周敏敏的舅妈名叫李chun莲,原先是一家国营工厂的普通职员,下放时是干部身份。六十年代下放农村老家,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大的儿子与周敏敏同年,小的是女儿,比哥哥小两岁。
给李chun莲落实政策,其实也给她的一双儿女带来莫大的好处,甚至可以这样说,李chun莲这样煞费苦心返城,就是为了这两个儿女。李chun莲下放后,就是农村户口,两个子女自然也是农村户口。现在李chun莲能落实政策回到城里(倒不在乎是什么单位),子女户口随母亲,就可以一并转入商品粮。只有转了商品粮,才有参军、招工的机会。
为了落实政策,李chun莲已经奔走了一年。
和李chun莲一起下放的,都已经回到原单位,李chun莲的问题就是原来的单位已经和另一家单位合并成立新的单位,单位是新的,领导也是新的,新的领导不承认她,要她去找人事部门,李chun莲就去找县人事局,人事局一位副局长接见了她,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地对她说:“李chun莲同志,关键还是要你原来的单位承认你,接收你。”皮球又踢了回去。
皮球一踢就是一年,期间,李chun莲跑了许多部门,找了许多领导,听谁说找那个部门有用,李chun莲就去那部门,听说找那个领导管事,李chun莲就去找那个领导,李chun莲找到的最高级别领导,是市人事局副局长,这个人事局长很有耐心地听取了李chun莲的倾诉,然后“刷刷刷”写了一张纸条:“请县有关部门酌情处理。”踢了一个高级皮球。
这一天,李chun莲又去找一位分管人事的副县长,也是合当有事,这天刚好省里来了一位领导,县里这帮人都忙着接待省领导,哪有功夫理她的事?
李chun莲被门卫挡在问外。李chun莲就嚷:“我找县长,为什么不让我进去?”
“县长今天有事,没空。”
“我找副县长,分管人事的副县长。”
“副县长也没空,有事。”
“我也有事,没事谁找领导?”
“你的事是小事,领导的的事是大事。”
“说得好,没错,我的事是小事,可是,这样的小事拖了一年,还没有得到解决,我就要问问领导,为什么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解决?”
李chun莲也是读了几年书的人,加上一年上访,口才都锻炼出来了。
“今天不行,今天有上级领导来。”
“那正好,我去找这位上级领导,把我的情况向他反映反映!”
“你这是无理取闹!”
门卫对李chun莲这位上访专业户,也算是熟悉了,也大致了解她的情况,甚至对她的遭遇聊表同情,但今天情况不同,领导有交代,上访人员今天一律不准放进去,他也是奉官差事,没办法。和颜悦sè的劝告没有用,门卫忍不住,就这样大声吆喝一句。
李chun莲也不吃这一套,也大声说:“我李chun莲有理取闹了一年,今天就是要无理取闹!”
门卫看看墙上的挂钟,将近九点,算算省领导差不多就要到了,情急之下,就打了一个电话。
五分钟后,来了两个五大三粗的人,二话不说,架着李chun莲就走。
李chun莲以妨害公务罪被公安局拘留十五天。
第114章一个电话,解决问题
下载
为了接待这位省领导,范正大刚刚结束会议,就从省城急匆匆赶回县城。
“做客莫落后,见官莫向前。”这是老百姓的规矩。在官场上,刚好是反过来的。你就要靠近领导,亲近领导,你才有希望,才有被提拔的机会。领导来你那里视察检查工作,那是对你的支持和鞭策,也是你亲近领导的一次绝好机会。
范正大紧赶慢赶,终于在领导到达之前赶到县城。
陪吃陪喝陪溜达,很忙乎了一阵。范正大送走领导之后,才听说有一个中年妇女在zhèngfu门口大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