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_欲望乡村(未删)_奇书网
返回

欲望乡村(未删)

首页
第50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据说,事发当天,他们在吉水中学食堂吃午餐,一起吃饭的学生共有200多名。

我赶到医院时,看见几名入院治疗的学生正在打点滴,他们告诉我,当天中午他们在食堂吃了豆角、豆腐和米饭,下午上课就感觉头疼,腹痛,呕吐,吐了好几次,后来就被老师送到医院。

教育局、公安局组成调查组对这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排除了投毒的可能,初步查明,导致40名学生中毒的原因是,学生食用了未煮熟的豆角,造成大面积的食物中毒。

这起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没有造成死亡后果,却也在小小的县城引起一阵轰动。

事后,王校长等有关领导受到党内jing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理,那个炊事员是个临时工,党纪政纪都奈何不了他,最终的结果只是让他卷被盖走人。

这次曾铮倒很谦虚,到我办公室主动请示。

“林局长,这次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要不要见报?”

这个问题,我已经请示过范正大。范正大的指示就是八个字:如实报道,以儆效尤。

但我故意要试探一下曾铮。

“你说呢,见报好还是不见报好?”

“依我看,这样的事情,还是尽量不外传为好,”曾铮一双小眼睛看着我,这样说,“不过,这件事已经在县城传的沸沸扬扬,有的传说比事实还夸张,有的说200个学生全部中毒,还有的说已经有人死亡。”

我也曾经听说过这些放大后的传闻。一个老鼠可以传成大象,这就是谣言的力量。但是,在见不见报这个问题上,曾铮还是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这就是他的狡猾之处。

“还是见报吧,”我不想再跟他兜圈子,直截了当对他说,“我们如实反应情况,说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因为食用了未煮熟的豆角,而不是有人投毒,然后,写一写事情发生后,zhèngfu如何重视,医院又是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救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诉大家,由于救治及时,所有中毒的学生都已经痊愈,没有后遗症,没有发生死亡事故。我看,这篇文章还是你曾铮亲自执笔吧,以通讯报道的形式为好。”

这次,曾铮倒是很快执行了我的“指示”,当天下午,一到上班时间就拿着写好的一篇通讯到我办公室。

“林局,请过目。”

曾铮把稿子放在我面前,在我对面那张椅子上坐下,随意地翻弄着一份报纸。

我拿过稿子,浏览一遍。曾铮的字抄写得端正,没有几处修改,文笔也不错,看着让人舒服,这家伙不要说,还是有点真才实学,一个中午就拿出这种有重量(大概三千字)有质量的通讯报道,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行。

我没有怎么修改,只是把那句“闻讯,县领导火速赶到现场,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改成“闻讯,范书记等县领导火速赶到现场,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那篇通讯第二天登载在xxri报上,我留意一下,那个地方又被曾铮改了回去,“范书记”几个字不见了,仍然换成“县领导”。

这让我很窝火,这个曾铮,竟然玩弄阳奉yin违的一套,如果我写的不是范书记的名字而是他蔡县长,你曾铮还会划掉吗,关键时刻曾铮又一次显示“蔡派”嘴脸。

第149章县委书记的灰色收入

作为一把手,两起事件给范正大都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村民组长受刺身亡事件,更是给反对实行土地承包的“蔡派”以口实,借机大做文章,矛头直指坚持农村改革的范正大。

范正大是个硬汉,是个乐观派,对那些小人伎俩不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推行农村改革。。

就在这时,一篇《灰sè收入》的文章以手抄本形式在我们县城流传。

不用问,这又是“蔡派”的杰作。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矛头所指明眼人一看就知。

我是从廖迪生手里看到这篇“杰作”的。

廖迪生从一般职员提为股级干部,当然对我感恩戴德,理所当然成了我的亲信,这样的敏感事情他不能不无动于衷,他拿着几张皱巴巴的信纸来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刘紫薇正在向我请示有关国庆节工会活动的问题。

廖迪生刚要张口说什么,猛然又看见刘紫薇在场,就把话咽了回去,还匆匆把那几张纸塞进裤袋里。

刘紫薇见状,知趣地退了出去。

我对廖迪生笑笑,说:“廖组长,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局长,不是一个好消息。”

“哦?那就是坏消息了?”

我刚才看他畏畏缩缩的样子,我就猜到一定有什么情况。

果然,廖迪生从裤袋里掏出那几张信纸,递到我手里:“局长,你看。”

我接过一看,是手抄的几张纸,标题是“一个县委书记的灰sè收入”,这个手抄本的形式既像小说,又像散文,或者说既不像小说,又不像散文。

大凡六零后、七零后人都知道,七十年代,“手抄本”是一种流传颇广拥有相当读者的一种非官方的文学形式。比如描写xing

爱的《*》,描写破案的《一只绣花鞋》,都是较有名气的代表作。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拍成电影,当然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事,而当时,作者张扬正是因为这本书被打成反革命,投入监狱,吃尽了苦头!

我一目十行地把那几张纸扫描一遍,忍不住心中的气愤,拍案而起:“码得,太过分了,太恶毒了!完全是造谣中伤!”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面的主人公――米田就是指向我们县的县委书记范正大。范是饭的谐音,“饭”又是“米”做成的,作者选择主人公姓米显然不是漫无目而是别有用心的。看看米田的身世跟范正大也是吻合,米田的父亲也是地下党员,本人是退伍军人出身。

作品开头有一段开场白,是这样说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实的确就是如此,县委书记就是一方诸侯,就是土皇帝,掌握几十万人生死予夺大权,权力大无边!正是有这样的权力,他(指县委书记,作者注)大肆收礼就成了惯例、成了习惯,逢年过节时,送礼者踏破门槛!你要得到升迁,要给他送礼,你要调一个好单位,要给他送礼,你?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