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恋爱,自然无爱可谈,也就是谈谈条件。
谈好条件,假男就与菜女结婚了。
假男接受的条件是:不准过问菜女与司令睡觉的事。
……
文革一结束,菜女没势了,她倒是想与假男好了。
假男,心里不愿意;但,他不说。
他把假爹接了来,对菜女说:“房子不够住,要又要不到;不如来个假离婚,就可以再弄一间房子了。”
对呵!菜女,觉着有道理,就与假男把婚离了。
离了婚,房子是一人一间了。可,假男不理菜女了,理由也很正当:离了婚,还在一起干什么?!
菜女,大呼上当。
……
离婚后,假男就苦修假学问;功成名就后,又假结婚。
这一回,他找的是一个名媛。
假男与名媛,唯一的共同语言是:追求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假男,假假的人生,假假地活在这人世上。
……
与菜女婚离后,假男决心:著书立说。不再蹉跎岁月!
他的研究方向是:假文化。
那时,网络尚不盛行,找资料很不容易,他就每天跑图书馆。
假爹跟着他过,就帮着他总管家务、兼男佣。
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
假男,没有头发,就从房顶上垂下两根绳、系上两只铁夹子,夹住两只耳朵;屁股下、椅子上,再撒满图钉……
……
几度寒暑,假男潜心假学问。
终于,他把假文化的书,写了出来;取名为:《假文化的艰难拔涉》。
他也没有料到:此书,竟大受假读者们的欢迎。
何为假读者呢?
过去,生活艰难,人们追求碗橱、衣橱。如今,日子好过了,大家都时兴在家里摆上个书橱;买书,当然是为了装饰书橱。谁真看?!
买书不看,岂不就是假读者?!
而《假文化的艰难拔涉》,这书名,又好!有“文化”二字,能大大提升书橱主人的品位!
假男的书,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大家都买了去,装饰书橱。
书市,跟股市一样--跟风的人多。
很快,假男就脱贫致富了。
……
假男,决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他日夜奋战,又写下了:《假文化与孔孟之道的渊源》、《道家思想中的假文化》、《三国人物与假文化》、《清朝历代君王与假文化》、《戏说后宫假文化》、《大明王朝与假文化》、《中国民间假文化研究》等一批新著。
从而,奠定了假男,在假文化领域中的假领军地位。
假男,他假习惯了,自己倒也不觉着假。
……
假男,在学术上成功了;但,在学院里,尚无地位。
其时,正值招生难;假男,大胆地向学院领导提出建议:开设--假文化专业。
假文化专业?!学院领导,宁死都不相信:能招到学生。但,招生难呵!也只有试试,死马当作活马医。
假男也没有料到:假文化专业,竟大受假学生们的欢迎。
何为假学生呢?
其父母生不逢时、或其它原因,未能成就大学梦,转而寄托下一代。而下一代,非苦读材料;但,受父母软硬兼施、要挟威逼,不得不踏上求文凭之路者。为假学生是也。
假学生,要的是一张假文凭,回去好向父母交代,谁愿意真读?!
读理工科,多难?!而假文化,反正是胡说八道、胡言乱语、胡说胡话,岂不简单、岂不省劲?!
……
假文化专业,火了。
假男,又适时地向学院领导提出:带假研究生。
研究方向,自然还是:假文化。
学院领导,尝到了甜头,欣然同意。
告示,刚贴出去。
哇,考研的学生,趋之若鹜!
报考的学生,多半是学院在校的本专业学生;也有的,是听了假男的学生的介绍,而来的。
不爱读、拍板砖似的。两年半,拿张文凭;没准,还能出名!
有的假学生,甚至开诚布公地宣称:若假教授肯带假博士、假博士后,就继续读!读他个:假到真时真亦假,真假难辨混天下!
……
假男,大受启发。
后,又带了假博士、假博士后、假博士后辅导站。
假男,假假的人生,假假地活在这人世上。
……
学术界、学院里,都混红了;于是,假男决心:向社会进军!
假男,首选的目标是:上假网,开假博客,记假文化日记;说点假话,哄哄网上的假读者。
网上的假读者,此话怎讲?
如今,网络上的文章,多得跟文化大革命时芦席棚子上的大字报一样;谁当真去看?!且,又有多少文章能让人真的看得下去?!
大家,也就是以假对假,对付着假看看罢了!
……
假男,在网络不火。
他,就给网络编辑们发邮件,亮出自己的假教授身份。
别说,这一招还有点灵。网络编辑们都比较年轻,有的就被他唬住了。
可,假男并不满足。他又组织自己的学生,开骂!
骂,如今可以出名呵。
骂人的人,很容易出名;挨骂的人,更容易出名,一不留神就大红大紫了。
假男,就叫他的学生们,齐声骂。
但,效果不是很佳。假男,又把他的学生们,分成两拨,对骂。
这骂,自然都是假骂。有不知情的,竟傻乎乎跟着骂,且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