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影消失在街口,内室里一个人掀开竹帘,脚踩在地上,无声地走出来。桑和的预感没错,但室内的人却并不是王颐,而是那个叫作季的仆从。
老钟头倚在门边,眼神涣散,脸色并不是很好。季从他身边走过,摊开手,掌心里正是桑和掉落在城郊青冢旁的那只玉玲珑。
“我老了,不想再掺和这里的事儿了,我会同殿下说,请求他让我换个地方卖酒养老。”老钟头的声音低而沙哑,那种无力的沧桑从他嘴里溢出,“你走吧,我得回屋里睡一会。”
他的腿脚不便,磕到了一旁的架子,一本染尘的棋谱从顶层落下,落在老钟头的脚边。他拾起来,手却在颤抖——没想到一晃,已过了那么多年,当年的桑和还是个黄毛丫头,时时蹭酒,但就如她说的,她从未亏待过谁。
老钟头扭过头,看见刚才桑和坐过的位置上,整齐地放着几枚钱币。他沉默了一秒,拿着棋谱折返回去,扔进还没有熄灭的火炉,烧掉了。
“这一次,这丫头恐怕是真的……不会再回建康喽。”
而远在长安,南阳边境一别后,有骑士直往西而去,过秦岭大河,直抵曾经宏伟的都城。九丈城墙上,守城的兵士看着地平线外,那人戴着斗笠,逆着光,策马远远而来。
“来者何人?”
一马当先的骑士在城下高呼,他的身后还有两骑紧随其后:“我想见你们将军,或者说,秦王司马邺!”
守城的将领大呼:“你究竟是谁?秦王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这几日不太平,怕不是匈奴的奸细!”
“我是个远道而来的琴师,”来人摘下斗笠,露出面庞,他勒住马缰,淡淡地说:“也是洛阳的故人!”
将领举起檀木大弓,向前瞄准:“你再不走,我就放箭了!”
正这时,尹已经策马赶至,身轻如燕,从马背上一跃而起,沿着城墙奔袭而上,直接闪现在城垛上,用刀架住守城将领的脖子,另一只手往前一伸,露出袖中的一物。
那将领看那图纹,吓得直接跪倒在地上。
“开城门!”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大结局篇开始~新的一年就要到啦~
看文愉快~
☆、chapter86
作者有话要说: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啦,我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写文看哒~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如意顺遂~
大结局内容较多,会接上一些之前的伏笔哈哈哈,不知道能不能被看出来~
看文愉快~么么哒小可爱们~
大结局·上篇
108
四月二十七,年仅十三岁的秦王司马邺继帝位于长安,改年号为建兴,相继任命大臣辅佐之。
“请问,函山关应该往哪里走?”
边陲上的小镇子里,桑和牵马走过,一边歇脚一边抓了个路人询问。那人盯着她的幕离看了一会,方才转头指了一个方向:“出了城向西北走上十里地便是。不过,我劝姑娘你别去,哪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戾气很重,毒瘴弥漫。”
幕离的白纱下,桑和的左手捏着一张纸,汗渍快要将它浸透。纸上写着一味珍贵的药名,怕她无法辨识,还画了一幅极为精简明了的小图在一旁。
这是那日朱雀楼的管家交给她的。
茫茫人海,她不知道王颐究竟去了哪里,这里通信更是个蛋疼的问题,因此也无法联络到司马惟问清事情,想到这可能与朱雀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桑和决定将计就计按最初的承诺找找看。
这本是个不富裕的边陲小镇,她又是个弱女子独身行走,难免惹人怀疑,桑和找了个托词,暂时打消了那人的疑虑:“家里人生了重病,急需一味药材,听说只有那个地方才生长,我就去碰碰运气,谢谢小哥的好意,如果实在凶险,我便立即返回。”
那路人点点头,等桑和牵马走了,他才又回头瞧了一眼,喃喃自语:“那种地方会生长什么珍奇药材?我看这姑娘要不是被庸医骗了,要不就是根本医不了的心病,给人拖日子的希望。”
在这个节骨眼上,百姓不知,但各方势力早已打探到,实际坐镇长安的,另有其人。
此刻,城中唯一的一座客栈二楼茶间,侍从正在向窗边的公子汇报:“前些日子,赵染时常率汉军袭击长安,披甲上阵的正是消失了两年的高亭王司马惟……他率轻骑追击沿线,但晋军军力薄弱,根本无法支持,目下已向东南方撤走,马上就要到函山关了。”
“负隅顽抗。”王颐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中原早已名存实亡,拿什么一战?不过是仗着有先帝之物,以为就可以号令天下吗?”
侍从继续道:“司马惟向南方示意,借圣旨,要左丞相出兵……可惜了,南方并没有援军来。”
王颐转了转杯底,目光落在茶盏中,却格外清亮深邃:“没有援军,我们就无中生有创造一支。”
“公子,我们要行动吗?”侍从们按着剑,个个表情都肃穆起来,唯有王颐,仍然面带微笑,神情柔和。
“我还在等一个人,”说着,他向窗边靠了靠,向下张望,这个小城不大,但凡入城的人,绕来绕去必定会走到此处,“我既希望她来,又不希望她来。”
她若来了,也许能再见最后一眼,她若不来……王颐眼中飞快掠过一抹失落,兀自摇头:“不,她一定会来的。”
果然,长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