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
会的
因为在这个城市里
——我永远期待你的归来
而后
你笑了
我也笑了
我们都笑了
笑出了满眼的泪水
你说微笑是不带眼泪的
为何——
我们的微笑会带有眼泪
这——
不是眼泪
因为天空正在下着一场雨
之后的日子,我的生活一如往常地过着,并无太多的变化。想必世界亦是如此。每天按时上课、按时吃饭,学习与以前相比也进步了许多,若无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不会缺课。每周同陈琳去漂流雨吃饭。而后一边聊天一边漫无目的地在银川街头散步。聊天的内容也大为改变,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以前的那种谈话方式,不再谈及一些男女之事和私人感情问题。彼此之间像是在共同地寻求什么也像是在珍惜什么。“我们只做最好的朋友。”我说。
陈琳也认可我和她之间的这种感情永远地维持下去。
如此这样。生活有条不紊地往前进行着,有时回想过去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是何等的令人神往。而今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我不是说这样的结果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让我不解的是生活不具有真实性。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是自己曾经的生活吗?一切记忆中的事情是真实还是梦幻。有时真觉得对不起陈琳。她从一开始就在竭尽全力地编织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而我却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梦的毁灭者,我亲手将一个女孩的梦撕得粉碎。她如此爱我,而我也不能说对她无任何感觉,其实在她身上有我所寻求的某种东西,只是相比之下没有杨子为我准备的充足罢了。所以我们注定要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相遇而以某种方式结束。正如她所言,“我们的爱情在一条错乱的轨道上运行。”
第十七章(4)
是呀,我们的爱情在一条错乱的轨道上运行。
生活原本就不是很有规律。想必她是怀恨我的,无论是从哪一方面。而且恨得真真切切。因为她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最为宝贵的东西都给了我。而且不止一次地,她这样做想必是想得到些什么,然而现实生活中她想得到的东西大概全都被我毁灭了。
迄今为止,她再也没有像过去一样对我置之不理。大概是在我们之间还有某种称不上名的东西存在,恰恰是这种东西才维系了我和她之间的这段感情。有时候,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曾经一度也想为过去的事情作解释。可我又能如何解说呢?而后又静心回想,解释也无太大意义,反倒觉得不解释更好。她说她也喜欢现在的这种感情,既简单又轻松,并无太多杂念。就这样,我拱手送走了二○○三年,又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了二○○四年新的一天。
二○○四年新的一天的到来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也不大清楚。就这样既无所思又无所想地度过了二月又走过了三月。四月初收到了杨子上海的来信。四月中旬我给杨子回了信,与前面的回信大致相似,先告知了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在信中写到我想再次离开学校来上海的想法,我在信中写道“此次前来也别无要事,唯一便是想见你,过去的这几个月我的生活过得太灰暗,徐阳被学校开除了,那是我第一次从上海回来时。作为朋友我曾经绞尽脑汁地想一些解决的办法,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哪怕一点点。”
人有时在生活面前显得极为软弱,一如我、徐阳还有许许多多活着的人,我们熟识的和我们不熟识的。
就拿徐阳这件事情来说,我无法忍心看着他被逐出校外,可我又能如何?
面对他的离去,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什么都做不了。
……
我想人终究是一个卑微的种子,不论权力的操纵者还是无力反抗的我们,终究无法逃脱“卑微”一词。
另外,我还在信中写了一些我和陈琳之间的事,并对很多事情作了简单的陈述。我想,我是不该隐瞒的,善意的欺骗远远要比恶意的伤害残酷得多。
我是爱杨子的。
所以,我不该隐瞒。
我是爱杨子的。
所以,我不该欺骗。
信写好之后,像前几次一样,我按照杨子的地址将信寄出,并为再一次前去上海作准备,然而,这封信是寄出了,可杨子的回信却迟迟没有收到。心想:杨子也许收到信了,也许没有,这样等完了二○○四年的四月,又等来了二○○四年的五月。五月中旬我无论如何也决定去一趟上海,其他事也未做任何考虑。
五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我逃了课,乘坐了二十点三十八分银川通往上海的k359次列车。火车经过几十个小时的奔驰进了上海站。下车后我在车站附近的一个公用电话亭给杨子打了电话,杨子问我在哪里。
“在上海。”我说。
她几乎不相信我说的是事实。可电话上显示的号码不得不让她认同这一切。
“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杨子抱怨道。
“上个月写信给你了,等了好长时间的回信,以为你同意了,所以就过来了。”
“你给我写信了?”
“你没有收到?”
“没有。”杨子的回答我明显地看出了包含某种回避性的东西。不过这样也不错,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事实上,信寄出之后我便后悔,害怕我的文字对杨子造成伤害。
这次在上海和第一次的情形大致差不多,还是和她一起住二人公寓。晚上和她一起睡觉,白天有课时陪她上课,没课时就和过去一样地在上海街头无休无止、不知疲惫地散步,彼此之间依旧像过去一样谈很多的话。我们在一起似乎永远都有话可谈。这样在上海度过了二○○四年较为难忘的一段日子。这次与上次相比时间稍微短些,在上海待的时间也不过一周,但此次留给我的记忆却是深刻的。这样无休无止的散步,漫无目的的聊天,把我从一个遥远的虚幻的生存空间转回了现实。情绪的错乱也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得到了调整。
六月初。突然有一个人想在校外单独租一间房子的想法,一连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