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_色经_奇书网
返回

色经

首页
第17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h唤袷彼姿兀诖硕!保m栋资铣で旒芳啊毒商剖椤け敬罚?br/>

性的历程第三章:贵族帝国时代的性文化(隋唐五代时期)掌故(6)

而诗人的文笔之毁誉也往往关系*的兴衰,所谓“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措”。范据的《云溪友议》就写道:

滥州宴席酒纠崔云娘者,形貌瘦瘠,而戏调罚于众宾。兼恃歌声,自以为郢人之妙也。李生宣古,乃当筵一咏,遂至钳口。诗云:“何事最堪悲,云娘色色奇。瘦拳抛令急,长嘴出言迟。只怕肩侵鬓,唯愁首透皮。不须当户立,头上有钟馗。”

这完全是不让人下台啊。

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涣之诣旗亭饮酒,梨园伶官亦召妓聚宴。三人私约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试观诸伶讴诗分优劣。”一伶唱昌龄二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一伶唱适绝句云:“开箧泪沾臆……”一妓唱涣之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以是知李唐伶妓,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尝俗也。

可见唐诗大类于如今的流行歌曲,歌曲要流行,少不得要出现歌星;有了歌星,少不得要自出新意,有所创新。*既时时与诗人接近,便要让他们帮忙修改订正曲谱,代她们作乐词,而长短句词乃崛兴。胡适在《词的起源》就说:“我疑心依曲拍作长短句的歌调,这个风气,是起于民间,起于乐工歌妓。”

这种产业越来越成熟,到了晚唐,更出现如温庭筠之类的诗人,他们甚至大拍*们的马屁,“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所以说,诗人和*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买卖,更有精神交流的成分。清代的章实斋便说:“前朝虐政,凡缙绅籍没,波及妻孥,以致诗礼大家,多沦北里。其有妙兼色艺,慧传声诗,都人士从而酬唱。大抵情绵春草,恩远秋枫,投赠类于交游,殷勤通于燕婉,诗情阔达,不复嫌疑;闺阁之篇,鼓钟闻外。其道固当然耳?”

唐代官妓文化发达的另一因素还在于高级官僚的维持,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庶僚牧守,无一不是怜香惜玉之徒,如果对*太过分了则会影响官声,严重时甚至会妨碍自己的升迁。而与*的两情相悦,更是往往传为一时之佳话。比如张君房《丽情集》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薛宜僚,会昌中为左庶子,充新罗册赠使,从青州泛海。船频遭恶风雨,泊邮传一年。节使乌汉真尤加待遇。乐藉有段东美者,薛颇属情,连帅置于驿中。是春,薛发日祖筵,呜咽流涕,东美亦然。薛至外国,未行册礼,旋染疾,语判官苗甲曰:“东美何故频见梦中乎?”数日而卒。……薛榇回青州。东美至驿,素服哀号抚棺一恸而卒。

有唐一代,最负盛名的官妓莫过于薛涛,她的父亲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据说她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无奈下海了。

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在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算得是一方诸侯。韦皋惜薛涛之才,曾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她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受封为南康郡王而离开了成都。其后十一任剑南节度使各个对薛涛都十分青睐和敬重,而来到蜀地的才子们也无一不以认识薛涛为荣,如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在她四十二岁的时候,三十一岁的元稹任监察御史出使蜀地,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一年之久,才子与佳人相得益彰,更流传为千古佳话。

下载

性的历程第三章:贵族帝国时代的性文化(隋唐五代时期)掌故(7)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唐代女冠*

许多才貌出众的女冠,虽以修行为名,但在道观中自由交际,成为一种“交际花”似的人物。

唐朝追尊老子为始祖,因此道教备受尊崇。当时炼丹服药,入道仙游,可谓是蔚然成风。宪宗皇帝的暴毙,据说也和服药有关。

皇室的尊崇和扶持,让众多公主相继入道。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寿春公主,代宗的女儿华阳公主,德宗的女儿文安公主,顺宗的女儿浔阳公主、平恩公主、邵阳公主,宪宗的女儿永嘉公主、永安公主,穆宗的女儿义昌公主、安康公主等都曾入道为女冠,且基本上都是自愿出家的。

贵为天子之女,都舍身向道,则民间女子纷纷效尤自然在意料之中。据《唐六典》卷四载,当时全国宫观总数达一千六百八十七所,其中女冠观为五百五十所。在京师长安,就有*观(务本坊)、金仙观(辅兴坊)、玉真观(辅兴坊)、咸宜观(亲仁坊)等十来所大型女观。

这些女观对外开放,准许游人参观,甚至可出租房子给士子居住,这就为女冠们结识社会各界人士创造了条件。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年轻女冠与士子发生恋情乃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些身世经历不同寻常的、美貌而有文化的、有艺术修养又有风情的女道士们,会何等地令唐代的文士们心驰神往、梦魂颠倒啊!

到了晚唐五代,许多用词牌为《女冠子》、《天仙子》所填的词,便可见唐代女冠*之遗风,温庭筠《女冠子》有句云:“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又如韦庄《天仙子》句云:“露桃花里小腰肢,眉眼细,鬓云垂,唯有多情宋玉知。”都是非常香艳的句子。

唐代毕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较为开放的时代,因而女冠们在社会交往方面还是享有较大的自由。当时不少诗人与女冠有过交游,并留下了一些酬赠诗篇。因为女冠行为浪漫,故唐宋时代诗人,常常作诗调笑挑动她们。唐白乐天《咏玉真观女冠》诗云: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玉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

晚院花留主,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旁边。

宋代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秦少游挑之不从,作诗曰: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首粉黛皆尘俗。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