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_帅士象精选幽默作品_奇书网
返回

帅士象精选幽默作品

首页
第11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我说,我愿意中计。

他说,我不明白。

下载

我说,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好朋友之间,是应该真诚,不应该用计的。老子说,最谋无谋。就是说最大的谋算在于不谋算,这用在人与人之间,是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既然你已在对我用计了,我不能再用计与你对抗。

他说,为什么?你神啦?

我说,朋友之间的计呵,像安在铁板上的半尺长的酒杯大的弹簧,你不打那弹簧,那弹簧永不反弹,伤不着你。你如果要用一个三五斤重的铁锤去打那弹簧,你砸下去的也许只有五十斤力,它反弹回来的力也许是五百斤五千斤,一定会反孤线狠狠弹到自己的背上,将自己的一排肋骨都要砸断。

原刊《萧山日报》2004、4、17七版

自烙

这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在我刚到单位当副职不久。

那一天,单位组织大家到一个地方去休闲。单位上只有两个车子,一辆轿车,一辆小型面包车。那面包车就是再超载,还有一个人装不下。这时剩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单位上的招聘人员。单位上有十几个招聘人员呢。

很明显的,这一个上车的人应该是我,车上的人也直叫我上车。那个招聘人员的部门领导向他直招手让他去搭车。我却坚决地将招聘人员推上了车,我选择了搭车。

我知道招聘人员搭车的钱,他是要自掏腰包的。我虽然也是自掏腰包,但是我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呵。

我在他们到达后的二十分钟后就到了。

我以为什么事都没发生,结果却有人气愤地对我说,车内针对我搭车一事,有几种不公平的看法呢。

一种是另一个副职领导的看法。他说他去搭车嘛是有他的目的嘛。大家想想,有什么比几元钱便能收买到一种人心更划算的?这种人城府很深,以后我和他共事自己千万要小心点。

一种是单位上的正式职工。他们说我去搭车没有一点虎气,凭什么领导不坐车走,要其他人坐车走?与这种领导共事,以后好耍好玩,不害怕了。

还有一种是招聘人员。他们认为领导去搭车是对的,因为可以报销。即使不能报销,他们挣的钱至少比我们招聘人员多。他不去难道还应该我们去?

我听了以后真是哭笑不得。

我对这位好心的告秘者说,由他们怎么说吧,我只是凭自己的修养在办事。

他问,什么修养?

我说,我让这位招聘人员坐了车而我搭车去,在以后的日子,我内心深处那个一直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我就会伸出指头对我说,本来就应该这么做,你是对的。而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内心深处那个我,就会给我穿上一件上身下身还有脚相连的皮连衣,然后,作为对我的惩罚,他会将一块烧红的烙铁夹起来,从我脖子的衣口处丢进去。

原刊《扬子晚报》2004、4、30副刊

漫长战线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一条战线的。

许多人的生命战线,其长度都是合理的。他的事业、家中的妻儿、夫妻双方的父母及兄弟姊妹,构成了自己合理的生命战线。他的所有精力用出来,刚好能解决这些合理战线内所有的问题,因此他的生命显得有松有驰,恰到好处。

但是也有一些人,过度地拉长了自己的生命战线,这就是他搞的婚姻之外多余的那些非份感情。

漫长战线,是生命之最累。

你的精力最后终将不够。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寇与德寇都最大限度地拉长了他们的战线。日本人从太平洋西岸的东北端直到东南端,纵横几千公里,其战线之长,是自己国土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招惹了中国、美国等远远大于自己不知道多少倍的十几个国家。德寇则在大半个欧洲、苏联西部最北至最南开辟了漫长的战线。战线长的劣势在于,你本是可以10人对10人作战的,你现在成了3个人对10个人。婚外情同样让你精力不够。比如春节,大年三十夜,你的家人正坐在红红的火前等你回来吃团年饭,而你的小情人则是为了留住你在她那里过一夜,早在中午的酒中,给你下了一觉要睡到后半夜的药!

帅士象幽默作品集(22)

供给也困难。战线太漫长,供给是一个大难题。日寇将一船军火运到中国的东三省,所用时间比如侵略者的女儿刚到结婚的年龄。可是日寇要将这船军火运到太平洋中部的印度尼西亚,所用时间,差不多是侵略者的女儿已经当了婆婆在哄孙子了,而且漫漫长途中还有美国在潜艇里发来了的一枚枚鱼雷等着享受呢!婚外情也存在供给的问题。婚外情是高消费,婚外情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宠。许多人为了婚外情而八方借债:为情人的投资借债,为讨情人的喜欢购贵重首饰举债,为情人购房(或者租房买高档家具)举债,为与情人出去旅游举债,与情人在旅馆开房被抓为保名声交巨额罚款举债……。他们还挺自豪的,认为自己是消费先锋,在过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客观地说,人的精力与供给是有限的,人不能太过度地拉长自己的生命战线。否则,你自己的人生,会像日寇德寇一样失败。

原刊《扬子晚报》2004、2、17副刊

蹊跷影集

我家有本非常珍贵的影集,里面有我未曾见过的祖母、奶奶以及爸爸他们家族大合影的照片,有身着国民党军装的爷爷的照片,更有趣的是居然还有一张爸爸小时侯头戴瓜皮帽正流着口水的的照片。影集中更多的是父母读书和工作期间和同学朋友的合照,华西医科大学风景如画的校园处处留下了他们美丽的倩影。在华西医大读书时爸爸既是班长又是校篮球队的队长,自然是才智出众高大英武,而当年的母亲也是华西出名的美女。母亲说,那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是,这本影集中也有蹊跷的地方。在它的黄金部位,有整整两大页,贴着同一个女人的许多照片。一双微凹的眼睛和一头自来卷的头发,戴着非常精致的丝绒蓓蕾帽,一看便知是个混血儿,即使按着当今的审美观,这也该算得上是一个绝顶美丽的女子。

我问父亲,这是谁?父亲回答是一个同学,轻描淡写的样子。长大些后,母亲才告诉我,这位姑娘是个中俄混血儿,叫莉莎,当时是西南民族学院的学生。她生病住院,父亲是她的医生,多才而英俊的父亲让她一见倾心,而她的美貌和热情也打动了父亲,他们相爱了,但是爷爷?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