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_国殇_奇书网
返回

国殇

首页
第35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29军走后,张自忠孤处危城。此刻,误解谣诼纷起,有人说是张自忠“逼宫”赶走了宋哲元,在沦陷区与日本人合作图谋华北;也有人说他与日本人早就订有“密约”,日本人不但赠其巨款,还送给他一个温柔的日本美女。南京街头甚至出现了攻击、谩骂张自忠的标语,某家报纸则取其名讥讽他“自以为忠”……

日本人的攻击诽谤他可以毫不在意,但国人的攻击指责他怎能无动于衷,更何况他还是一个血性军人,但他自认问心无愧,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下对得起列祖列宗,他默默地忍辱含垢,相信总有一天,时间能向天下辩明一切。

在夹缝中生存确实够难的。日军进入平津后,大张旗鼓地与汉奸勾结成立伪政权,多次软硬兼施地要求张自忠提出通电反蒋、反共,都被他一一加以拒绝。事实上日本人并不相信他,急于让他通电,好断了他的后路,拴住他,同时派出不少汉奸和日本特务盯梢、跟踪,想把他完全控制在日本特务的掌握之中。而张自忠则拼命摆脱,拖延着日本人提出的各项要求。

另一方面,他加快了自己行动的步伐。见日本人对他派出的谈判代表一连数日置之不理后,他开始了秘密的活动。他一面秘密下令各地政府官员开仓放粮,帮助战乱中的百姓渡过饥荒;一面通过过去冀察政委会中的熟人和红十字会,秘密转移未撒出的部队、掩埋29军阵亡官兵、分散隐蔽伤员,并专门派人接济安置29军留平眷属……。

8月7日,见宋哲元交待的延缓日军1周的计划已经完成,自己再留北平已无意义,便宣布辞去一切代理职务,避进了一家德国医院。

一个月后,张自忠历经艰险,终于从天津登上了英国商船“海口”号,先烟台、后济南,最后转达南京。在济南,他给手下的李致远旅长修书一封,说道:

“忠奉命留平以后,未能与诸弟兄共同杀敌,致令诸弟兄独任其劳,深以为歉。而社会方面多有不谅之处。务望诸弟兄振奋精神,激发奋勇,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诸弟兄素抱爱国热忱,值此呼吸存亡,谅必誓死雪耻。”

佯洋数百字,道出了张自忠对日军深恶痛绝、跃跃欲战之心。

张自忠的两位老长官冯玉祥、宋哲元得知他安然脱险的消息后,欣喜异常,派专人将他接到了南京。见到老部队的人,他竟激动地淌下了热泪。

他原以为雨过天晴,一切都将过去,但踏上京城的地界,他才发现一切都错了。

南京街头,攻击张自忠的标语随处可见,不时仍有报纸在攻击他滞留北平、与日本人勾勾搭搭,不明不白。听前来接的人说,军委会里不少军官主张对他实行军法会审,宋哲元虽百般努力,四方游说,但仍是群情汹汹,百啄难辩。联想到1936年他出访日本归来后国人痛骂他的情景,再想到29军杂牌军处处遭冷眼的境况,他的心情不禁有些灰暗,也许他此番归来再难返回原38师老部队了。

果然,他在北平、天津这一个多月的游离,使太多的人产生了怀疑。宋哲元四处奔走,几乎动用了一切关系,由冯玉祥、鹿钟麟、李宗仁等多人出面说情,蒋介石才同意对其免于军法审判,只给他撤职查办处分,以观日后表现。

张自忠替人受过,遭骂又丢官职。但他这时不想抱怨,也不想解释,他深信时间能荡去一切疑雾,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在这一点上,他较一般的军阀有更大的气度和更深的涵养。他的内心里只憋着一股劲,要用战场上的表现来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

不久,不知是蒋介石认识了张自忠的清白,或是用人之急,老蒋舍不得让这位1933年长城抗战中的虎将闲着,便任命他为国民党军政部中将部副。11月,在李宗仁、宋哲元的保举和原部队官兵的要求之下,张自忠终于又返回了自己的老部队59军(前38师扩编而成)任军长。

仍没有见谅于国人和舆论界的张自忠终于有了重返前线的机会。在59军驻地,他热泪盈眶地对手下众将说:“蒙各位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年,当以热血生命报国家、报知遇。”

张自忠说到做到。淮北克敌,张自忠首战立功;临沂苦战,张自忠不计前嫌,毅然解围庞炳勋部,重创板垣师团,不但令板垣震惊、令仇人庞炳勋叹眼,更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局,临沂一战,张自忠名杨天下,昔日的“汉奸”成了今日的英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发布命令,撤销对他“撒职查办”的处分,并将其升为第27军团司令。

但张自忠并未止步,而是不断身临前线,在战场上频繁建功。

徐州、武汉、襄东、枣宜,凡是战火最炽烈的地方,都留下了张自忠精干健硕的身影。凡是他参加的战斗,几乎都奏响了胜利的鼓乐声。两年中,他转战南北,屡胜劲敌,已在国人心目中奠定了民族英雄、抗日名将的地位,鄂北前线,张自忠更是威名远震,妇孺皆知。

宽宏大量的中国人,只要发现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是绝不吝惜感激和热情的,就像他们当初痛骂他为“汉奸”一样慷慨大方。全国各界为感激张自忠戍边之功,竟发起了一场献旗运动,数百面锦旗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心目中英雄的无尚崇敬和殷殷重托。黄埔军校第14、15期60多名毕业生为能投奔到张自忠的麾下,放弃了任其他部队连长的职位,而甘愿到他手下任排长,一时曾轰动全国,传为美谈。

张自忠就这样不顾一切地拼杀在前,胜利在前,以自己的行动远远走在全国各路抗日大军的前列,直到1940年5月倒在两名日军士兵的刺刀下,完成了自己以身报国的宏愿。他是抗战中倒在前线战场上的第一位集团军司令。

张自忠的死曾轰动全国。灵柩从宜昌运往重庆,沿途成千上万的各界民众自动迎候奠祭,表示哀悼。蒋介石、冯玉祥等国民党军政要员数百人曾亲往江岸迎候。重庆和延安,都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