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事情就出了。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看似必然,其实都是偶然。
蒋小超本来也没想回宿舍,可是呆了一会儿又觉得没趣,早就回到宿舍了,回到宿舍,找了本书看,书放在床底下的被子下面,一掀开被子,看到那把刀,正拿在手里看。
作者题外话:请大家继续支持冷雨哦,每天更新中,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哦。多多收藏与推荐,谢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8
何江坐隔壁宿舍里拿着球拍经过,他根本没注意到蒋小超。蒋小超喊了一句:
“何江,站住。”
何江站住了,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蒋小超,有些不屑地说:
“又怎么啦?”
蒋小超说:“你必须跟我说清楚,你不能再纠缠利姐了。”
利姐指的就是王利利。两个小男生,搞来搞去,为了也就是王利利,王利利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有这么大的魅力,也够让她骄傲的了。也不能说魅力大,只能说两个小男生幼稚,也不能说他们幼稚,只能说是王利利让两个小男生初尝到性的美好。
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何江说:“你搞搞清楚,利姐爱的不是你,是我。”
蒋小超说:“不可能,是我先跟她在一起的。”
要说也是蒋小超更执著一点儿,爱王利利也爱得更深一点儿。正是因为爱得深,才会更痛,更难受。爱情就是那么一回事,谁爱得更深,付出的多,太当回事,得到的不是甜蜜,而是痛苦。可惜这其中的学问过于高深,也是蒋小超无法领悟得到的。
一听到何江如此说,又用那种眼神来看他,就生气。不由自主把刀子递了出去。
何江先是感觉到一种风穿过自己的身体,接着看到刀子刺入他的肚子。他倒下去的时候还笑了一下:
“你可真行啊,用刀子杀我。”
这时,蒋小超才发现,自己真的杀人。没想到会这样啊,本来只想吓吓他,都是同学,一个班上的,也没想着要把他怎么样啊。可是看着倒下去的何江,一边捂着肚子,一边笑。接着血流遍地,蒋小超也着实呆住了。
老天,怎么会这样?
也许何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会死去,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他根本没意识到死亡是什么意思。
他想,很快就会有人发现,然后就会被送往医院抢救。
可是正是因为在宿舍,反而没有人发现,或者说当大家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何江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了。当时,蒋小超还蹲在旁边,也呆了,一边说着:
“我杀人了。”
一边还在笑。笑得有些恕?br/>
事情出得过于突然,让张涛和王利利都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王利利也出于无奈,来找张涛拿主意。可是张涛能有什么主意?事到如今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了。
张涛说:“真没想到,最后还是出事了。”
王利利说:“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张涛说:“没办法,只好辞职了。”
王利利说:“辞职?我没想过。”
张涛说:“现在这种情况,你想下你还能呆下去吗?”
一句话让王利利哑口无言,快要高考了,班上出了这种事,不但让王利利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而且张涛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几天不见,张涛脸上也似乎瘦了很多。
王利利摸着张涛的脸说:“张涛,你瘦了。”
张涛笑了一下,有什么话又犹豫了半天,才说:“王利利,我们之间的感情如何?”
王利利说:“那还用说?”
作者题外话:每天更新,请多少支持。求收藏与推荐,谢啦。。。。最好的txt下载网
89
张涛说:“我只求你一件事,不要把我牵涉进来,只说我不知道,行吗?”
说完这话,张涛认真地看着王利利。
王利利从来没有看过张涛如此认真的表情,所谓的爱,所谓的共度难关,到最后看来全是假的。王利利心里有些失望,不过,她还是假装笑了一下,说:
“我不会把你供出来的,我自己辞职吧。”
“啊,不好吧,也不用辞职。”
“算了,我还是辞职吧。”
“哎。”
张涛也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心里也巴不得王利利辞职。但张涛面上还得装出一付不情愿的样子,一付情非得已的样子。
是,张涛是跟王利利有一腿,可是张涛完全可以假装不知道王利利这回事啊,张涛也没想到两个学生会互相残杀啊,如果知道,肯定也会引起重视。没引起重视,结果出了这么大的漏子,谁也不想。这个时候了,也是丢车保帅的时候了,事情由王利利引起。王利利辞职不就得了嘛?
84.
我是在广州的北京路逛街的时候遇到王利利的。
当时我是一个人,正从北京路的新华书店走出来,感觉到一点渴了,就进了麦当劳,买了一杯可乐来喝。一边坐在那里吹空调,一边四处张望,就看到了王利利。
王利利也看到了我,她走了过来。
我说:“王老师,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你,你什么时候来的广东?”
王利利说:“一年了。”
然后,王利利跟我讲述了她的这一段情事。由于事情比较多,第一次没讲完,后来又约她讲了两次,一次是一边吃火锅一边讲,一次是一家潮汕砂锅店里吃饭,她讲的。
我从前也在那所中学干过,所以也算认识。
我记得从前的王利利还有一些爱好文学,至少每年还订一份杂志,杂志叫《十月》,是一份纯文学期刊,那会我还经常问她借杂志看,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年我看老贾的《废都》就是在这本期刊上看到的。那时我跟王利利的关系也还不错,她也还没离婚,孩子也还小。没事到这么多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更让我没想到又遇上了。
所以,她还讲了她的经历。让我做小说素材,写下来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