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经理人的“工厂”——哈佛商学院
有人曾问哈佛商学院院长为什么商学院会成功。他指着窗外的查尔斯河说:“因为我们在河这边,哈佛大学在河那边。”就像许多其他学院一样,商学院是相对独立的。
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顶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建校79年的哈佛商学院(简称,hbs)就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hbs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威的管理学校。
hbs每年要招收750名两年制的硕土研究生、30名四年制的博土研究生和2000名各类在职的经理进行学习培训;暑期还要招收学制6周的“专业管理进修班”。
hbs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学习统一的必修课程,第二学年制进入专业课程,近90年来一概如此。hbs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学的商学院硕士课程的参考模式。
hbs设置了12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其中前11门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hbs的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但恰恰是这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案例教学法迫使学生们去独立思考。案例法的丰富内涵和需要教授与学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讨论的方式,使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体制别具一格。
校园生活
哈佛建校已经360多年了,但仍以“年轻人”自居。校长说“再老的楼里住的都是新学生”。在哈佛,处处可以感觉到它的青春和活力。当你第一次踏入哈佛校园时,你可能会有点失望:因为没有一扇门,也没有一块招牌告诉你,这是哈佛。
世界顶级教师缘何来此
哈佛大学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队伍。在2000多名教师中,仅正教授就有近800多名,而这些教授由于是世界范围招聘的各学科最好的教授,因而实力十分雄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普利策奖获得者。
要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当教授;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基本条件是拥有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成功的几率可能只有1/50000。
大部分哈佛老师们的真实生活却是异常紧张,压力很大。哈佛大学广招一流教授,实行了“非升即走”的教师任职制度。一个助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内还晋升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虑另谋高就了。要想得到终身职,非得熬到正教授不可。
为什么这么艰难的路程依然吸引着那些全世界最优秀的头脑们前仆后继地奔赴教授之路?首先,因为他们是真正热爱知识,热爱研究的人。其次,是哈佛品牌的无上荣光。另外,学校也鼓励教授们从事顾问等社会工作。实践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社会兼职足以使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一般来说,一位商学院教授每天的咨询费高达10000美金。
讲座——听者为荣讲者亦为荣
哈佛大学的讲座之多是十分有名的,来开讲座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上自国家首脑,下至本校学生,演讲者只要有合适的专题,就可以贴张海报开讲。讲座的内容当然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而且无奇不有。
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形式也不一样。国家元首的演讲是凭票入场的,而票子则被严格控制,除了分派的,还有抽签的。一般而言,社会名流的演讲通常是卖票的,而且价格不菲。而学术性的讲座则是免费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层次的演讲除外。许多小型的学术讲座不仅免费,还备有咖啡、袋泡茶等饮料和茶点供听众享用。
哈佛大学(3)
作为一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一直是许多名人心目中的“麦加胜地”。很多人都以有机会上哈佛大学的讲坛为荣。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曾在哈佛大学作过演讲,包括许多国家的首脑和元首。仅1997年以来,到哈佛大学访问、发表演讲的社会名流、政要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茨、报刊专栏作家巴克莱、著名演员简·方达、电影评论家希斯克尔和艾伯特、加拿大前总理坎贝尔、迪斯尼频道总裁史威尼和中国前国家主席###等。
学生住在校长的楼上
哈佛大学主要的学生宿舍在哈佛园里。那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红砖房,大多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有着一段段非同寻常的故事。每一座楼房并没有门房管理,而是设计为智能化楼门,凡本楼学生均可用智能卡开门,而访客要进楼则需通过楼外的电话联系,由被访者帮助开门。在这种宿舍楼里,生活和学习的条件都十分优越。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幸住进哈佛园的宿舍,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人才有资格。这是因为,这些大学生既是哈佛的“衣食父母”(自费上学),又是哈佛的投资对象(大学毕业的校友是学校的重要捐助者),所以必须备加小心地照顾。
由于校园内住房紧缺,学生们从二年级开始,就要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园外的13座宿舍楼。这些楼房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每座楼都有食堂、图书馆和其他学习、娱乐设施。
住宿学院成了本科生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还是各种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戏剧表演、音乐会、演讲会等,在长期的积累中,也形成了一些年度性的活动,如洛厄尔宿舍戏剧节、艾略特“冠军之夜”等。
有趣的是,不少的学生宿舍楼和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在一起,如主校门右侧的马萨诸塞楼作为哈佛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20年),在某种程度上是哈佛大学的象征,所以,哈佛大学的校长、副校长都在这里办公。但这座楼仅下面两层是校长们办公的地方,上面却是新生宿舍,这既反映了校领导的平民化作风,也说明了学校当局对学生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