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满目春光(66)施展真才学
“万难。”苏天一诙谐地说:“我舍不得,用完了就没地儿淘换去了。我谢谢您了,磨墨也太麻烦了,您哪,就将就着吧,别讲究啦。”
“抠门儿!交你这样的朋友真够呛。”蒋先生不满地自嘲着,他有些气急败坏了。
画家外出作画时,一般都自带毛笔、印泥,印章就更不用说了。众人合作时,一般先由名气较大者开笔,名气较小者随后逐一从之。
金兆枫独立一旁,笑呵呵地冷眼观瞧。
苏天一、蒋先生和周教授一番推让之后,由苏天一首先落墨了。
苏天一真是好身手,笔下怪石俊朗嶙峋,瘦竹参差挺拔。
(bsp;“好!”众人同时赞道。
接下来是周教授。几枝牡丹交映生辉,百媚丛生,绝类王雪涛之长技。
“好!”众人又同时赞道。
“金先生,您也上几笔,我最后补景儿吧。”蒋先生对金兆枫说。
凡众人合作时,敢言补景者,一般均为大家,因为此人要有极好的大局观念方可。
想作看客的金兆枫没料到自己也会参与其中,他想了想说:“那我就画几笔兰草吧。”他从画案旁拿起两支羊毫,细一端量之后,随即饱蘸浓墨,双管齐下,笔随意行,几番拖折点染之后,两蔟高洁清雅、俯仰自如的兰草携花而放,跃然纸上。
“好!”又是一片赞叹。
“我来了。”蒋先生提起笔,站到了画案前。“我就补杂草和蝴蝶儿吧。”
“真难为您了。山水的学问,也混迹于草虫之间了。”金兆枫的话含有讥讽的意味。他一直认为,画家或画师不该将自己的短处随意示人,这是对人对己的双重不尊重。
“这才叫突发奇想啊。”蒋先生大意地说。看样子,他并未听懂金兆枫话里的意思。
令金兆枫惊奇的是,蒋先生的画技确实到家。蝴蝶神态栩栩如生,杂草布置疏密得当,原本平淡的画面突然生机盎然了。
“好!”金兆枫发自内心地大叫一声。
“哈哈。要想人前显慧,就得人后受罪,这是经年累月练出来的。”蒋先生放下笔,脸上飘着轻松的笑意。他看着金兆枫。“你的兰草画得不错,位置和间隔都好,就是儿了。画得挺多,成绩不大!”
“最有责任经营作品的是画家自己。”金兆枫插言了。他对蒋先生说:“您的成绩不大是因为运作模式有问题。有的画家水平挺高,卖出去的作品也不少,可就是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文人自古就清高,可文人也跟农民一样盼着好收成。当今的书画界,价格就是衡量一个人成就高低的尺度,您的笔润高,就说明您的作品受欢迎的程度高。您不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埋头儿苦干不问前程,应该努力推广自己的作品,提高知名度和认知度,这样儿,您的笔润就坐上火箭了。”
“对呀。”蒋先生来精神了。“依你看,走什么路数儿才好哇?画家也想挣钱,可我就是手脚聪明脑子笨啊。”
“找媒体呀。您肯定有不少媒体方面的朋友吧?”看到蒋先生点头,金兆枫继续说:“找报社的朋友,让他们有机会就在报纸上刊登和介绍您的作品;找电台电视台的朋友,让他们做文艺文化节目的时候儿邀请您做专访。一句话,您必须通过通过一切途径和渠道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让中国更多的老百姓都知道您蒋先生是谁。您是专工山水一路的,可我看您刚才的花草也绝对有一眼,您的造诣没问题,我的这些建议就是专门儿为您精心打造的。您可以照我说的意思试试看,如果无效,您把我打得烂烂儿的我也不喊疼不喊冤。”
大家都被金兆枫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