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阅读_回到村里去种地_奇书网
返回

回到村里去种地

首页
第13部分阅读(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吃完饭,女孩要帮着收拾,大姑抢了过来,一家人开始围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和老父坐在门口,仿佛商量好的一般。

母亲和奶奶坐在女孩旁边,开始问起了家常。

“可艺,今年你多大了。”母亲不露痕迹的问了一句。

“刚满21岁。”

老父立马掐指一算,两个孩子生肖正好相配,不错,不错!

奶奶或许年龄大了,说话也放得开,直接来了句抖的,“闺女,你看我们家无一怎么样。”

李无一在旁边听着差点晕倒,这话问得太明显了吧。

“恩,恩……”女孩恩了几声,也没说出个答案,头埋得低低的。

母亲撞了下奶奶的胳膊,出来打圆场,“可艺,你没事多来家里做做,无一这孩子回家也没个朋友,你们年轻人在一起共同语言也多些。”

这话也很抖啊,李无一擦了擦冷汗,实在担心母亲和奶奶这样说话会不会坏了事。

“妈,要不我和可艺还是去楼上看电视吧。”李无一抢着说了声。

“好吧,带点零食上去。”奶奶大包小包的拿出一大堆东西。

两人上了楼,李无一开口道:“可艺,我妈说的话也别当真,她们说话都这样。”

“恩。”女孩埋着头应了声,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教你上网吧。”李无一拿出笔记本,把手机pc连上,不是他不想用3g,实在是这山沟里根本没信号。

女孩对笔记本更加新奇,一下午没有其它时间事情发生,上上网看看电视,愉快的过了一下午。

晚上桌上,一家人没有在说什么过火的话,饭后李无一把女孩送到了家,提了一包吃的让女孩带回去给老父,自己没过去,开车走了。

“闺女,你跟爸说说,你和李老板现在是……”老人看着一大包东西,起初见都是些瓜子小吃,到也没觉得什么,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放着两条中华烟,几瓶好酒,这包东西快接近2000块钱了。

女孩对酒的价格不认识,但这烟却是记忆深刻,两条烟就是1000块钱啊,好贵。

“爸,我明天就把东西退回去。”女孩急了。

老人笑了笑,“为什么要退回去,那是他孝敬你爸的,这东西该收,该收。”

“爸,他和你又不认识,孝敬你干什么啊。”女孩疑惑的问道。

老人拍了拍额头,自己女儿母亲走得早,好些东西都没教她,别人这么明显的暗示,居然也看不出来,“闺女,你别管那么多,以后就知道了。”老父实在不好和女儿讨论感情的事,年轻人的事就留给年轻人吧。

他这几天趁着女儿没在家,到附近打听了一下,到是对李无一很满意,家挺不错,老李家的人在沟里名声也一直不错,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在说也没听见李无一传出过'诽闻'。

“无一,你和妈说句老实话,是不是对可艺有意思。”一回家,就被一家人三堂会审了。

李无一只好承认,关于和小卉那丫头退婚的事,还要靠母亲周旋,“恩,挺喜欢她的。”

“好,妈支持你,明天就找媒婆去提亲。”母亲说着就拿出手机,翻开电话本。

“妈,你也太急了吧,今年,今年之内,你在给我点时间。”李无一赶紧出声,真要马上去提亲,万一被拒绝了,这就麻烦了。

'bsp;正文第六十一章突发事件

李无一是在吵闹中醒过来的,公路上摩托车的声音一直不断,起床之后很是纳闷,难道今天是什么大日子,拜菩萨的日子不是还没到吗。

“奶奶,发生什么事了。”

“听说是上面东风大煤矿出事了。”奶奶不确定的说了一声。

这时山润跑了过来,穿着李无一以前的久衣服,身上到是收拾干净了,满头大汗:“一哥,上面煤矿塌了,压了几十个人在下面。”

“几十个人。”李无一相当震惊,这些年,煤炭场不是没出过事,一年两年的,总会有个把人死在煤炭场,没想到这次大发了,几十个人啊。

“走,一起过去看看。”李无有叫上山润,两人下了公路一起上了车。

煤炭场附近,一个外出打工回来的少年,最近迷上了,见这事情,没忍住就把事情发到了网上,到处乱发了一通,威远大煤矿几十个人被封在了煤矿下面(真事),没想到这消息一发出去就起了波澜。

“小吴,你来看看这条消息。”办公室里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玩,本能的觉得这条消息是真的。

“总编,我觉得不像是真的。”小个子看了看手机上的消息,觉得不太可能。

“如果是真的呢。”中年人反问了一句。

小个子不说话了,万一是真的,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却没反应,那后果。

“走,带上人,c城过去也没多远,就当是旅游一下。”中年男人叫上摄制组,火急火燎的。

李无一到了煤炭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镇上的公安已经赶了过来,李无一还见到了小丽的父亲,一问,原来是拉壮丁过来了,镇上的干部稍后也会一起赶过来,各方面反应都很快。

几十个人要是的埋在了下山,救不出来,这事就大发了,很多人都会落马。几个煤炭老板也赶了过来,一了解事情的经过,一个班头带着二十七个人,全都埋在了下面,煤矿中间的地方塌了。

“马上抢救。”镇上的干部这时候也赶了过来。

要抢救谈何容易,煤矿洞口就两米宽,高不过两米,而且要深入几公路,根本没办法上大机器,只能人工往外面运沙石,可谁也不敢保证煤矿还会不会发现崩塌。

时间已经过了一天,硬是没找到好办法,快到晚上的时候记者来了,好家伙,一来就是省上的记者,所有人都知道大发了。

当天晚上s省新闻就报道了此件事情,一时间风起云涌,这个山沟了半夜就汇聚了村民几辈子没见过的大人物,李无一虽然有一个空间戒指,却仍然没有丝毫办法,毕竟不能瞬间移动。

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附近的镇上来了很多男人,都是摩托车赶了上百里路来的,目的居然是找老婆,谁都知道万一这几十人挖不出来,就会出现几十个拿着大额赔款的寡妇。

已经有媒婆蠢蠢欲动,这让李无一见识了到了人类自私的一面,深究起来,还是村里人把人命看得太轻。

“出大事了。”老父愁着眉头,他分管农业,虽然跟煤矿没什么关系,但这事闹得太大了。

第二天晚上,圈圈一台新闻联播,居然播放了这次煤矿事件,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会了过来,全县的煤炭全都已经停厂,无论这边的救援工作如何,这煤炭场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在继续了。

山沟里拉来了好几大卡车的武警,镇上现在已经买不到一瓶矿泉水,煤炭老板满头大汉的守在外面,真要出事,他们就完了。

第二天晚上有好消息传来,那个班头自己从里面爬了出去,原来他被卡在中间的断路中,外面一清理就逃了出来。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只要里面人还活着就是好事。

“挖,加快速度。”一个大官吼道,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来的官员太多了,县长居然都没挤到中间去,可见来了多少人。

鱼庄包括小馆子都住满了人,每日接待几百人的吃喝,让李无一大赚了一把,不过这心思去放在煤矿上面,已经确定,光李家的亲戚,里面就有十来个。

事情闹得太大了,要是人救不出来,真不知道最后怎么收场。

三天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没死一个人,27个全都救了出来,那班头成了英雄。

大官们也都轻松的走了,不过整个县里煤炭却停了下来,几个煤炭老板赔了钱快速闪人,在也没出现。

村民们这日子就苦了,镇上打麻将的人渐渐少了,没有了煤炭收入,这日子过得相当恼火。

不过大家也认识到了煤炭的危险,都后怕那天自己趟在里面就出不来,婆娘孩子就便宜了别人。

李无一大叹,莫非这就是命运,他的青蛙养殖现在可以提前了,村民的劳动力全都闲在家里,这不是最好的时机吗,只要养青蛙赚钱,就算煤炭场可以开工,估计也找不到人了吧。

ps:今天比较忙,空闲时间少,硬要码四章,真不是人干的活。为了保证质量,就先四个小章了。周六周日都休息,会多码些字,汗颜中……

'bsp;正文第六十二章守林老人

空间里种了几十颗人参,已经有二十几天,李无一正打算外出一次,把人参给卖了,好筹集资金修建青蛙养殖场,把小青蛙培育出来,然后组织乡亲们一起养殖。

山沟里一共有五种蛙类,第一种是农田的青蛙,很常见,个头大,大名田鸡,第二种是山坡上的黄蛙,个头很小,数量也非常少,味道比青蛙上好几倍,第三种是峡谷里的黑蛙,个头更小,只比拇指大上一些,没听说有人吃过,第四种是早些年水库试着养殖的牛蛙,个头非常大,还没掉尾巴的牛蛙就有成年青蛙的大小,第五种就是名气最大的癞蛤蟆,看着就能让人恶心死,偏偏个头还是青蛙的几倍。

牛蛙养殖技术含量太高,只能选择养殖青蛙,就在农田里放养。

不过这需要的资金可不少,光是培育小青蛙的费用就很高,要修建一片温室基地,这可要花不少钱,另外还要养殖蚯蚓,蝗虫等昆虫当青蛙的饲料,而且还需要请一些农业方面的专家来。

就当李无一打算出发的时候,却不得不把事情耽搁了下来。

许久不见的吴庆一家过来了,他家里跟着栽种了不少葡萄,后来也种了一大片金银子花,上次一起打猎的大胡子也跟着过来,虽然早先没种葡萄,不过金银花种得可不少。

因为隔着有点远,两家都是把金银花晒干了才拿过来,李无一爽快的给了70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我说你们带枪干什么,难不成还有人把钱抢了去。”李无一笑呵呵的说道。

吴庆脸色比先前红润了一些,煤炭场停工了,晒了几天太阳,这肤色也正常了很多,不向以前很少见到太阳,皮肤有些苍白。

村里的劳动力都闲在了家里,好在现在正当五月,正是农忙的季节,大家都是观望,这煤炭场啥时候还能开工。

煤炭说起来真的是暴利,不需要承包山头,也不需要承包土地,一个洞打进去,有煤挖了就往外运,到政府登记在交一些土地使用费,另外就是煤炭的税收。

“山上的竹鸡多了,一起去摸竹鸡怎么样。”大胡子爽朗的开口道。

说到竹鸡,也是属于野鸡的一种,生活山上的野竹林的附近,巢穴就是岩石缝隙或者小土洞里,属于群居类,夜晚挤在一起睡觉,只要动静小一点,一只一只的摸出来,找到一个窝就是摸出好几只,大概一斤半左右。

“好,今天晚上就上去。”李无一也动了心思,抓上一些正好放在空间里养着,要是培育出新品种让乡亲们一起养也好,山里家家户户都种着竹子呢,不缺地方养。

山里其实还有一种野鸡,麻黄色,个头也很小,最大的也才两斤,生活在草笼子里,拣些草仔来吃,非常机灵,人在旁边走过,很可能那野鸡就是你脚旁边,偏偏你还发现不了。

山里的物价不高,猪肉九块钱一斤,但这野鸡能卖到50块钱一斤,还不带活的,几乎都是用火药枪打死或是用药迷倒的。

一行就三个人,吃了午饭,下午就出发了,到了山寨上面,整个沟里唯一没种土地的森林就这只有个山寨,花了一个多小时爬了上去,下午也不闲着,没去祸害野猪,现在正是春季,母猪大多怀有猪仔,现在杀了太可惜。

三人都提着小锄头,打算去挖些药材,如果遇见野物,就放几枪。

山药,板蓝根,黄花,五味子,车前子,马蹄草,金钱草,田七,灯笼草,勾藤,干草……

这些药材都不贵重,讲究的就是一个纯野生,山里上年份的其实也不多见,就拿板蓝根来说,叶子有小孩巴掌大小,青色椭圆形,非常特别,却要七八年才能长成巴掌大小的一块根茎。

药材挖回来可以入药,也可以当补品和肉炖在一起吃,农村里其实有不少的土方子,一些老人自己就会开方子治小病。

这些野生的药材在家里种植成活率非常低,最容易种的野生山药也不容易种活,野生品种对生产环境要求太高了。

“好家伙,运气真不错。”李无一大叫了一声,他发现了一株山药苗子,春天刚长出来的,用锄头挖开一看,下面盘着一大堆,这株山药起码生长了十年以上。

山药炖排骨大补,六味地黄丸的主药就是山药,男人都懂的,治肾虚很有效果。

野生的山药个头小,每年冬季藤条凋谢,却不会死亡,来年在长出新藤条,如果挖开一看,只有几个小块,就会埋起来,杀鸡取卵山里人是一般不会干这种事情。

“有二十来斤了。”大胡子高兴的说道,上山之前就约定好了,不管是谁发现的,最后平分。

野生的山药味道有些像红薯,不过更脆,早些年沟里穷,挖出山药就当红薯一样煮来吃。

把山药挖出来装好,当找到的东西装满一个口袋,就做上记号放在树下,也不会有别人来拿走,晚上抓了竹鸡,第二天在回来取走。

“有板栗。”吴庆叫了一声。

山上大家几乎都熟悉,不过很多的地方也没过去,缠绵的十几里的老林子,谁也不敢说都走完过,忽然发现板栗树,一点也不奇怪。

冬季板栗成熟,果实就会裂开,瓣状的果肉就会掉下来,炒出来卖了,十块钱一斤呢。

板栗树高,如果不是身体特别灵活,很难爬上去,几人运气好,地上还掉落了不少板栗,大胡子猛的爬上树,抓着树枝摇晃,哗啦又掉下来一片。

地上有不少小动物的痕迹,看来也经常过来拣些板栗吃,板栗可以生吃,炒着吃,炖肉也很美味。

“都当心点,山里现在有蛇了。”吴庆看见一处树干上面的有蛇蜕下来的皮,蛇在山里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一些村民早晨起来,忽然发现房梁上就有蛇皮,已是见怪不怪,蛇吃老鼠,农家人家里大多会有些老鼠,又都堆放着柴火,难免会招来蛇。

李无一忽然发现大胡子有些面熟,不过有些不敢确定,偏偏还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也不好开口问,疑惑了打量了大胡子几次。

大胡子笑了笑,“你是不是认出我来了。”

吴庆也笑了,“无一,你在想想我们小学的时候谁最出名。”

李无一努力回忆起来,猛的一拍大腿,“你是那个二点五。”

大胡子面色黝黑,满脸虬须犹如钢刺,很是粗矿,不过一听到二点五这个称呼,老脸也红了起来,“呵呵,不提这个了。”

李无一善意的笑了笑了,确实不太光彩,当年也是一个壮举,山润考试好歹能考个四,五分,大胡子破了记录,有一次数学只考了二点五分,村里六个年级总共300个人,中午一起大吼着大胡子的名字,后面带了个二点五,一时传为'美谈'。第二个学期,大胡子就在也没出现过……

“时间差不过了,我们去跟守林老人打个招呼,晚上还要到他那里歇息几个小时。”大胡子插开了话题。

到了守林老人家里,天也渐渐黑了下来,老人年岁快七十了,早些年穷,一直没讨上老婆,守着老林子,有些工资,在山顶上一过就是几十年。

屋子外面有一些空地,上面种着一些松树的苗,也种着一些青菜,还有两块田稻谷,这山顶上的水很少,农田里的水全靠老人用水桶挑着倒进去。

“老爹,来打扰你了。”大胡子看来和老人很熟,打了声招呼就招呼李无一两人进屋,屋子还是土墙房子,还算宽广,情况与可艺家差不多。

“你小子终于舍得上山来了,接着上次那事说。”老人穿着朴素,衣服是'的确良'的中山服,几十年前的知名品牌,身体到是很强壮。

“老爹,大半年了你还记得啊。”大胡子有些闪躲,老人的唠叨是七里八村出了名的。

“上次说到周家媳妇怀孕,我没记错吧。”老人提来一壶山茶,拿出几个土碗给几人倒上,说是茶其实就是把茶树的枝条叶子一起砍下来,晒干了抓一把泡上,也就成了茶,泡出来颜色有些红,谈不上什么味道,不过却很解渴。

大胡子只好自认倒霉,没想到老人记忆这么好,开口谈起了周家媳妇后来生了个大胖小子……

李无一把背包里的酒菜也拿了出来,把一只打到的兔子剐了烤上,公兔不肥母兔肥,公兔最多长到五六斤体重就不会增加了,母兔则不然,会长到十斤以上,不是庄稼人,很难辨别出公母来。

“无一,说起来我和你爷爷还是同班同学呢。”老人看来记忆很不错,几十前的事情还记得。

李无一好奇起来,关于自己的爷爷的事情,他了解得还真不错,“我爷爷以前读书成绩怎么样。”

老人喝了口小酒,模样有些陶醉,“你爷爷当年成绩好,不过没赶上时候,家里穷在镇上读完初中就没读书了,本来是打算教小学的,不过面子薄,教了三天就跑去学了兽医。”

李无一感慨,原来还有这个隐秘,爷爷退休十几年了,早就不在干兽医这一行,不过会开些药方,一手毛笔字写得好,家里也有些一些古书什么的,原来还是以前的高才生,这山沟那个年代能读完初中就很了不起了。

老父也是高中生,成绩也好,毕业后在政府考了个事业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李无一成绩也不错,莫非这血统真的有关系?

“您老怎么跑到山上来守林了。”李无一问了一句,既然当年能读书,家里也不至于开不起锅,没必要混得这么凄惨吧。

老人喝了一大口酒,有些悲哀的说道:“我爷爷是小地主!”

李无一顿时明白,没在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招呼老人喝酒,吴庆快兔子烤熟了,扯了一条后腿给老人。

山上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李无一看见土墙上写着不少毛笔字,他虽然书法相当之烂,不过这眼光还是有的,细细看下去,发现这毛笔字居然写得非常好,这要写到纸上,至少几百块钱一副字也能买出去吧。

“你难道就是周康生老先生。”?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