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_果园飘香_奇书网
返回

果园飘香

首页
第65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爷爷这次到果园里帮忙,由于天气热,再加上果树密集,密不透风,爷爷中暑了。爸爸和妈妈都吓得很厉害,我们兄弟几个都哭了。

爸爸将爷爷背到通风的地方,用湿毛巾给爷爷擦身子,妈妈给爷爷喂仁丹,我们拿着蒲扇轮流给爷爷打扇子,用了最大的力气,希望风能把爷爷马上唤醒。

大哥到场部叫来了罗医生。罗医生给爷爷打了一针,对我爸爸说,不要让老人家来果园,年轻的人都受不了,他这么大的年纪,哪能挡得住,幸亏你们措施得当,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就这样,果园里再忙,爸爸和妈妈再也不要爷爷去帮忙,爷爷的任务还是照看我们几个。爷爷在家休息了几天,很快恢复了从前硬朗的身体。在爷爷生病期间,我们没有让他给我们讲故事,但他看见我们的眼神就知道,我们想继续听他的故事。爷爷几次想开口讲,我们一看都不约而同地走开了,我们是心疼爷爷,他需要的是休息。

又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眨着迷人的眼睛,一闪一闪地,它似乎也在期待爷爷讲故事。

爷爷让我们坐在竹床上,又开始讲他过去的故事。

第九章爷爷是国民党军官(23)

盘踞在鄂东的日军在抗战初期兵力是很充足,据点较多,但随着我抗日军队和游击队的不断打击下,日军损失很大,丢城失地,常驻兵力不断萎缩。在1939年12月,日军撤出白果据点,1940年3月撤出麻城县城据点,只保留宋埠、歧亭、中馆驿三个据点。

爷爷的队伍在上级的布置下,和其他地方的游击队联合起来,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日军。日军已经开始害怕游击队,没有先前那么嚣张,终日不见日本兵巡逻,这给当地军民大好的机会,进出县城比以前容易多了。

在1940年3月日军撤出县城,爷爷和三位同志,就秘密地混进县城,开展地下工作。当时县城还是国民党的军队据守,上级考虑到爷爷比较了解国民党军队的情况,所以就派他带三个同志去开展工作。

在县城开展工作,没有在山区那么容易。县城里国民党的特务很多,爷爷根本无法展开工作,稍不注意就会暴露身份,居住的地方一个月里连续搬了九次,工作毫无进展。正当爷爷感到工作有难度的时候,上级将爷爷调回光山,还是去开展农村工作,这对爷爷来说,是比较对口的工作,因为爷爷在山区农村工作多年,了解农村,和老百姓之间容易沟通,老百姓也相信他。

爷爷一直在河南商城、新蔡、光山、小界岭、两路口开展游击战,直到日军投降。

日本投降,国共双方又在大别山摆上了战场,内战的第一枪首先是在大别山区打响的。为了加强中原地区的武装力量,党中央命令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广东北返,又命令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嵩岳军区部队从豫西南下,在桐柏地区与新四军五师会师,于1945年10月30日,组建以新四军五师为主体的中原军区,总兵力共计有6万余人。中原的军事力量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下决定要消灭中原野战军,于是调动了30万的兵力,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军在1946年6月底前,以秘密的方式完成了包围态势及攻击准备,在7月1日占领宣化店。中原军区主力部队经过艰苦奋战,突出重围,撤出大别山,国共内战由此就全面爆发。

虽说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已经突围,但并没有全部都走,在局势极为严峻,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军区领导还是留下了一些部队,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时任中原军区司令员的李先念,面对蒋介石三十万大兵压境,视死如归。还在动员会上说了一句,让所有指战员都深深记得的一句话:“我们大别山人站着是一根柱子,倒下去还是一根梁。”不屈不饶的精神感动了所有参战的军民。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自部署下,指挥北南两路大军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共消灭敌人一万余人,并胜利到达陕西和鄂西北地区。

在敌强我弱的艰苦岁月里,在生死两忘的战争年代,大别山的人民没有屈服,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他们在迎接着中国革命高潮的再次到来。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翼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12万多人,于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一直坚守在鄂东各地几十支游击队,闻风而动,积极配合大军开展创建鄂豫解放区的工作。

爷爷也加入其中,带领游击队依然在小界岭一带活动。刘邓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连连取胜,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县城22座,毙伤国民党正规军3000余人,俘敌3200多人,收缴大量枪炮、弹药及电台等,实际控制长江北岸防线300多里。

就在刘邓大军实施战略展开时,蒋介石逐渐察觉解放军久驻大别山,是威慑南京的战略意图。就急令尾追刘邓大军,疯狂扑进大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