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正是王彦童。”王彦童双目射出两道夺人魂魄的光芒盯着李明道。
“哦,你不是在营州打铁吗?怎么出现在延津呢?”李明直接问道。
“啊,你怎么知道我在营州打铁?”王彦童疑惑的问道。
哦,这回轮到李明郁闷了,纵不能说自己看历史资料知道的吧,只好含糊回应说:“以前我听别人说过?你怎么到了这里?”
王彦童无奈的长叹道:“说来话长,月前送一批铁器到延津军营,不巧契丹人围住了延津城,后来跟着乱民辗转到了这里?统领,你不会再让我打铁吧,我想当将军!”,说完,低着头看着李明,心里扑腾腾的跳着。
李明笑了笑说:“王副营长武功高强,我怎么会舍得你打铁呢?”
王彦童抬起头,两个眼睛里闪烁着喜色,双手握拳向前踏出一步,追问道:“你说什么?副营长!真的吗?”
李明微笑的点点头,谈谈的说道:“以王营长的武功,做个副营长算是委屈你了,你就先做骑兵营副营长,我相信你和张营长一起,打造一支无敌的铁骑!”
王彦童重重点了一下头。
李明又转头看着精瘦的青年人,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精瘦的青年人拱手施礼道:“卑职高冲”
“高冲,我先任命你为步兵副营长,辅助张亮营长,我希望你能像三国时间的高顺将军一样,青史留名。治下的步兵像威名远震的陷阵营一样,所向披靡!”李明亲切的拉着高冲的手,殷切的说道。
“高冲感谢统领信任,我高冲一定不会辜负统领的期望”高冲单膝跪地道。
李明感慨道:“虽然我们辽东军还很弱小,相信有这么一群热心男儿,不敢说逐鹿中原,最低也要雄霸一方!”
王彦童和高冲真诚的看着李明,朗声道:“我等誓死追随统领大人!”
李明拉着拉着两人的说:“两位兄弟,陪我一起观看下面的比武,争取多选拔可造之材。”
中午,校场比试终于结束,武艺,射术,马术科目也派出了各自的名次,李明同王彦童,张亮等人商议后,由李明最后宣布队长和副队长人选,小队长人选。
午饭后,所有士兵再次来到校场上,训练队列队形,让其熟悉本队成员,相互之间配合,增加合作默契,训练团队之间协同性!结果一个下午的训练,让李明哭笑不得,简单的立正,稍息,向右看齐!都训练了两个时辰才适应过来!一个百人队排成四列阵型齐步走的时候,后面的人能够经常踩到前面的鞋跟,搞得队伍混乱不止,郁闷!
晚上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厅内,所有的小队长以上军官们齐聚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李明讲述着军事理论课程,对于刚刚放下农具的张大力他们,一切都那么的新鲜,就连高冲这个秀才出身的武将也听的津津有味,一个个精神亢奋的听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队伍应该有多少个兵种?兵种之间又该怎样配合?对于怎样识别旗语,一通鼓声代表什么?两通鼓声又代表什么?统统一无所知,对他们来说,唯一知道只有擂鼓进攻,鸣金则收兵,现在必需从零开始教授,结合着刚才的演练,详细的讲述着兵种配合的妙处,还有步兵怎么防御骑兵的冲锋,怎么防御契丹轻骑兵的骚扰战术等等!这种草原轻骑兵在铁木真打击波兰重骑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外围不停骚扰,由机会用弓箭射击,没有机会转身就跑,就像一群野狼游离在猎物的周围,寻找最有力的进攻机会(后面章节会有介绍)。
最后介绍战术,因为自己还比较弱小,在平原和契丹人进行阵地战无疑找死,所以李明重点介绍道游击战,说起游击战还得说起伟大游击战的鼻祖-----毛泽东。游击战就是正面战场敌我力量悬殊,常规战争手段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依靠天时、地利,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游击战,具体的采用袭扰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力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李明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总结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等。
我们第一次发动的山谷伏击战,基本上采用了游戏战术,示弱于对方,引敌入瓮,利用地形之力来弥补我装备,训练之不足,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张亮采用的之字形的相互掩护的阵型,就是充分发挥了相互协同作战和防御的团队精神,让契丹骑兵吃了不少的亏,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接着详细讲了阵地战,攻城战,守城战,平原步骑协同战等战术战法。以前喜欢古代军事的李明在电脑上琢磨,排练着各种阵形,分析着各种阵形的优缺点,所以也知道一二。眼前的称之为军人的辽东军士兵们,根本就什么叫阵型,也不知道打仗的要诀是什么,他们认为好的士兵不过是勇敢,不怕死而已,这是他们对战争唯一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