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亮现在的境界有限,通过自己以前对聚神期的体悟加以验证,对聚神期的理解更加的圆润通透,对更高一个境界的养神之妙,只是隐隐有一点方向。
虽然境界没能突破到养神其,但有一点刘启亮还是明白了,那就是不但境界会制约修为的增加,反过来,修为也能成为境界提升的绊脚石,只不过相对于境界对修为的绝对制约不同,修为对境界的羁绊是可以打破的,不过修为与境界相差越大,这种羁绊越难打破。
能够从刘爽对三种茶的介绍中获得这么大的收获,刘启亮已经很满足了,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他本身的悟性,另一方面与刚进茶楼时感知到茶楼整体布置中透露的意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茶楼本身就影射了人的身体,“三醉茶”分别对应着人的状态、真元和境界,想要有所得,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忽略了,都将变得更加不易。
考虑了一下,刘启亮问道,“小儿,你们这的‘飘魂’茶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吧?”
“那是当然,自从我们这茶楼开张以来,足有千余年了,还没有一个人能喝上‘飘魂’茶呢。”刘爽说到这也有些唏嘘,“通不过老板那关,这‘飘魂’茶是别想喝了。”
其实,许多人来这里喝茶也有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有机会品尝到一直被传说的神乎其神的‘飘魂’。
“哦,那你倒是说说要怎样才能让你的老板觉得有资格品尝到一直只闻其名的‘飘魂’。”刘启亮也颇为好奇,这茶楼老板究竟立下了什么有意思的规矩,竟然千余年没有一个人能让他满意的。
“咳咳”刘爽尴尬的一笑,“不瞒客官你说,我们老板并没有具体的规矩,只传话说,悟的就悟的,悟不得就悟不得。”
刘启亮听了若有所思,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修真讲究的就是一个“悟”字,悟得,悟得,只有悟到了,才能得到,否则,什么也得不到。
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得也就是这个道理,真正高明的东西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靠悟出来的。
这也是修真者收徒讲究“悟性”的道理所在,悟性不好纵使费劲多少心思,该不明白的依旧是不明白,悟性好的,一点就透,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徒弟。虽说修真者的寿命悠长,耐性也强于普通人甚多,但修真本身也是靠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哪一个师傅也不可能数百上千年如一日的专心去教一个资质愚钝的笨弟子的。
抬头冲着小儿微微一笑,刘启亮表示自己知道了。
想了想,刘启亮肯定的点点头,“那就来四杯‘忘邪’好了。”说着抬手递了小儿四块五品灵石,算是答谢他为自己几人免费介绍了这么久的酬劳,刘爽爽快接过,转身准备茶水去了。
修真者早已脱去五谷之体,就算吃喝也都是些含有灵气的酒水、茶果,算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一种消遣。
小二刘爽很快就用托盏送来了四杯“忘邪”,刘启亮和他的妻妾儿子举杯相视一笑,慢慢的品尝起来。
茶如甘冽清泉,如淡香果酒,如处女体香,饮而忘俗,意蕴悠远,绵绵延延,回环萦绕,久久不散,虽算不得茶中仙品圣品,却当得极品二字。
“嗯,果然不愧是扬名奉天城的好茶,茶尽而意有余。”云裳赞不绝口。
“茶过满口余香,意不断使人忘忧。”文月莹深有同感。
“爹,娘,二娘,孩儿我是得陇望蜀啊,呵呵。”刘立砸吧砸吧嘴,说了一句心里话。
刘启亮三人不由莞尔一笑,他们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只是凡是当适可而止,须知过犹不及。修真者可以有贪念,但一旦过于执着,不懂该放手时就放手的道理,就会给自己的修炼之途增加一层阻碍,轻则修为难进,重则一世修为化为东流水。
刘立显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说完,他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