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刚才好危险,吓得我心惊肉跳。”回想起刚才的事情,肖梓还是心有余悸,“以后再不许如此吓我。”
“唉,这算什么,小梓不知道我们以前比这惊险的都玩过呢。”李少正不以为然地说到。
肖梓疑惑地抬起头,她没听错吧,孙少正好像是叫她“小梓”,怎么不是肖姑娘了,她们之间的关系何时如此密切了。孙逸之闻言不悦地看了一眼孙少正,若有所思地说,“都是一些旧事了,少时轻狂,还提它做甚。”
说起旧事,肖梓来了兴致,想来她对孙逸之了解的还真是不多。“什么旧事,不妨说来听听?”
“呵呵,你看前边有那么多灯谜,小梓不知道吧,逸之可是才灯谜的高手呢。”孙少正迅速转移话题,那“小梓”他倒是叫得越来越顺。是啊,旧事还提它做甚,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往前看。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看着天上水中月影依依,大街小巷彩灯闪烁,肖梓感慨地说道。
身旁的孙逸之听到若有所思地看着肖梓,她说自己不会诗词歌赋,可是却经常有锦辞丽句。注意到,孙逸之的关注,肖梓清清嗓音继续吟道,“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好诗。”李少正叫好。初见第一面,他承认他以貌取人了,能得到孙逸之如此爱重的人,必然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是啊,我也这样认为。”肖梓说。想到这个时代不可能出现唐寅,她解释道,“这是我家乡的一个诗人写的,他叫唐寅。他的另一首《桃花庵歌》我极是喜欢。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察觉到,孙逸之和李少正变幻莫测的眼神,她问道,“怎么了?”
“呵呵,没什么。确实是好诗。”李少正笑道。
孙逸之心下也是非常疑惑,只是没有说出。这明明是潇湘妃子的诗啊,小梓却说是她家乡一个叫唐寅的人所做,她的家乡不是在鲁东吗?唉或许,是他多想了吧。此诗已经流传百余年,或许是有个叫唐寅的人把此诗传过去的吧,传着传着就把此诗据为己有了。肖梓并不知道,她口中的大才子唐伯虎竞成了孙逸之心中的欺世盗名之人。
“唉,到了。”此事的灯谜早已被猜得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由一些难度的。
李少正拎起一条灯谜,“缘何烽火戏诸侯,打一花名。”
肖梓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嘟囔,“还不是周幽王要搏褒姒的美人一笑。”
“呵呵,小梓猜了个###不离十呢。”孙逸之笑道,“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美人笑’。”
肖梓想想,还是不明白,“这美人小时什么花?”
“这美人笑是杜鹃的一个品种,小梓不知?”李少正笑道。
肖梓心想,杜鹃花她都没见过,又怎么可能知道有几个品种,每个品种又叫什么名字呢。哪像他们这些富家子,没事就赏花斗草,跑马遛鸟什么的,追逐他们所谓的风雅。再次望天感叹,这就是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呀。
“郎君颜面,还是打一花卉。这次小梓应该猜得出了吧?”李少正又扯过一则谜语,暧昧地看着孙逸之和肖梓。
“郎君不就是‘夫’嘛,这颜面自然就是‘容’了,哦,我知道了是‘芙蓉’。”肖梓说道。
“哈哈,我就知道小梓能猜得出。”李少正笑嘻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