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阳光照耀下米开朗基罗周身笼罩着鲜明的,代表着光明属性的白色光团,宛如被绣上了一层金边,如流星般划过大地,向东迎着朝阳疾速的奔驰着。
米开朗基罗判断,大德鲁伊格里菲思以及他身边的那些神秘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早已远远的绕过胡图布耶大教堂的探知范围,埋伏在东面方向的某个地方,等待到合适的时机,再向西掩杀过去,彻底的切断驻扎在胡图布耶大教堂的光明骑士团向东的退路,将这部分光明教会的精锐围堵在萨维尔地区,再施出后续的手段加以消灭。
如果真如米开朗基罗判断的那样,大德鲁伊格里菲思唆使那些毫无法力,或者是实力低微的普通信徒,围堵攻击驻扎着光明骑士团精锐力量的胡图布耶大教堂的话,那将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即便那些自然之神的信徒一个个被蛊惑的都成为狂信者,在以数量为依托,其破坏力达到会令普通人为之色变的恐怖程度,但是他们在面对胡图布耶大教堂所集结的光明骑士团的精锐武力时,依然无法改变面临被屠杀的结局。要知道,即使鸡蛋一夜之间都变成了个头更大的鹅蛋,即使这些蛋的数量再多,当它们砸在坚硬的岩石上时,一样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要知道普通的信众,本质上首先是各自国家的臣民,他们不但是背负国家税负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兵员根本,是各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教派之间的冲突牵扯到了普通的信众,那么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将无法估量。
大量的平民死亡,一定会引起加泰罗尼西亚的恐慌,那么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国家的统治阶级必定会集结武力,以应对被认为会威胁到自己的人或势力。
所以米开朗基罗相信,那幕后黑手,会运用各种阴谋诡计,将更多的势力或者国家牵扯进来。最后非常有可能演变成或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或者是几个国家的战争,最终的结局不论是教派还是国家都可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大陆历史上所发生的几次以宗教斗争为背景的宗教战争,无一不诠释出这一真理铁律。
这一点米开朗基罗深信不疑,而且他相信,这个结果,正是大德鲁伊格里菲思以及那幕后黑手所需要的。
在教皇庭弥撒室中,彼得六世教皇已经预言了一股力量的涌动,一场席卷大陆的浩劫正在伺机而动。而自己的命运又紧紧的和这股力量乃至其所要引发的浩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这场浩劫的征兆已经初显,米开朗基罗一定要阻止大德鲁伊格里菲思的行动,粉碎幕后黑手这一次的企图。
这就是他出乎德里耶斯主教的意料,亲自担当负有和解意向信使的目的。
米开朗基罗知道,即使自己能够成功的解除这次危机,但是也不可能轻易的阻止隐藏在幕后黑手的阴谋,他们不可能仅仅只策划了这一次行动。不过只要破坏了他们这一次的行动,就会扰乱幕后黑手们的安排,就能够争取到一定的有利时间。
米开朗基罗不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够对抗那幕后黑手所代表的势力,所以他要利用这段争取来的时间,做出一些必要的安排,为光明教会在这场浩劫降临之时,尽可能的保存实力。同时以大德鲁伊格里菲思身边的那些神秘人物为线索,期望最终能够揭开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只要等待米开朗基罗成功地消除大德鲁伊格里菲思的埋伏以后,已接替他成为光明骑士团团长的卡洛斯,将会遵从他的安排,带领光明骑士团回归斯里巴赫鲁。
至于德里耶斯主教所代表的枢机主教们,不能不说他们不具备应有的智慧,但是对权力的热衷和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枢机主教大人们已经堕落成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
这一次如果他们不能幡然醒悟,依然愚蠢的还在争名夺利,在浩劫来临之时,即使教皇陛下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他们所能得到的结果,逃不出最终的毁灭。
米开朗基罗一路上将自己的精神力向着行进的方向,远远的扩散了出去,方圆达五六平方里的面积,在这个范围内任何异常的状况都逃不过他的探查。即便超出这个范围,他的感知力会逐渐衰减,对一些细节性的变化不会有太大的反馈,但是那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存在,只要他们身上任何精神上的、能量上的或者是法力方面的波动,依然逃不出米开朗基罗的精神锁定,除非那些存在的实力已经高深到可以随意隐藏自己身上的气息。
不过即便有隐藏自己实力的对手窥伺在左右,他们不调用自己的能力则以,否则也难逃米开朗基罗的精神感知。
当米开朗基罗一路奔驰,来到一座山丘之前,一大片连绵不绝的带有狂暴性质的精神波动,自山丘后映射入他的精神层面。
这些狂暴性质的波动,范围和数量虽然广大,但每个波动点上所反馈出的实力绝大部分并不是很强,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低微,只不过这些点所具有的暴怒波动远超其应所具备的实力。
当米开朗基罗来到山丘顶部一眼望去,迎面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在距离山丘不远的地方席卷过来。
这些人大多穿着粗布麻衣,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形形,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这些人或者高举着锄头棍棒,或者紧握着镰刀斧头,更有的赤手空拳,正迈着坚定的脚步,向着米开朗基罗,向着米开朗基罗身后距离虽远,却始终会走到的胡图布耶大教堂前进着。
人群的规模大约在五六千人左右,这个数量略微超出米开朗基罗的预计,这大概就是大德鲁伊格里菲思目前所能调集到的,信仰自然之神普通信众的极限了。